玻纤板块量价齐升:2025 年上半年行业龙头中国巨石实现 “量价双增”,粗纱及制品销量达 158.22 万吨,电子布销量 4.85 亿米,同时玻纤产品价格自去年起逐步走出周期底部,截至 10 月末,无碱粗纱价格较年初上涨 12%,电子布价格涨幅达 18%。吴老师团队测算,三季度全行业玻纤产能利用率提升至 86%,较二季度提高 4 个百分点,已接近历史景气期水平。
水泥行业效益回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全国水泥产量 3.31 亿吨,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 10.4 个百分点,其中 3 月单月产量同比增长 2.5%,实现同比转正。价格方面,一季度全国水泥市场平均成交价 397 元 / 吨,同比上涨 9.3%,东北地区价格涨幅最为显著,同比提升 119 元 / 吨至 486 元 / 吨。
库存结构持续优化:供给端调控成效显著,一季度全国水泥库存库容比 58%,较去年同期下降 7 个百分点;玻纤行业库存周转效率同步改善,中国巨石存货周转率较去年四季度提升 0.8 次,库存压力显著缓解。
估值水平显著低估:当前建材板块 PE(市盈率)均值 16.8 倍,处于 2020 年以来的 28% 分位,其中玻纤细分板块 PE 19.2 倍、水泥板块 PE 14.5 倍,均低于近五年估值中枢(分别为 26.5 倍、21.3 倍)。吴老师团队测算,板块估值较合理水平折价约 35%。
成交金额有待激活:截至 11 月 19 日,建材板块核心标的成交金额分化,中国巨石成交 3.2 亿元、海螺水泥成交 5.1 亿元,而中材科技、天山股份单日成交额均不足 2 亿元,较年内 4 月峰值(均超 6 亿元)下滑 65% 以上。近一月板块换手率仅 0.63%,较沪深 300 指数均值(1.02%)低 38%。
资金配置尚未到位:三季度北向资金对建材股持仓呈增持态势,增持海螺水泥 3200 万股,但公募基金建材板块持仓比例仍维持在 1.5%,较 2021 年同期(4.2%)低 64%,显示机构资金仍在等待业绩兑现信号。
玻纤龙头优势凸显:中国巨石凭借全球 30% 的产能占比主导市场定价权,上半年净利润 16.87 亿元,同比增长 75.51%,而中小企业仍处亏损边缘,山东玻纤 2024 年归母净利润亏损 9893.05 万元,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水泥区域龙头分化:华东、华南区域龙头受益于基建需求集中释放,海螺水泥一季度净利润 18.08 亿元,同比增长 20%;华润建材科技实现扭亏,盈利 1 亿 - 1.2 亿元;而西北区域的天山股份虽实现同比减亏,但仍亏损 14.94 亿元,区域景气度差异显著。
产业链协同效应显现:具备上下游一体化布局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中国巨石淮安基地配套 500MW 风力发电项目,通过绿电使用降低单位成本 12%;海螺水泥布局石灰石矿山,原材料自给率达 90%,成本优势显著。
基建投资持续托底:专项债发行提速与 “十四五” 重大项目落地推动基建需求增长,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同比提升 6.8%,其中交通、水利项目投资同比分别增长 12.3%、8.5%,直接拉动水泥需求。吴老师团队测算,每 1 万亿元基建投资可带动水泥需求增量约 8000 万吨。
产业升级拉动玻纤需求:风电行业装机量提升与叶片大型化推动玻纤需求增长,2025 年上半年国内风电装机量同比增长 22%,10MW 以上风机占比提升至 35%,单台风机玻纤用量增加 40%;电子布需求受益于 PCB 产业复苏,上半年国内 PCB 产量同比增长 15%,拉动电子布销量提升。
房地产需求边际改善:保交楼政策持续发力带动竣工端需求回升,二季度全国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长 18%,拉动水泥消费边际改善,长三角地区房地产用水泥占比回升至 32%,较一季度提升 5 个百分点。
玻纤产能有序收缩:行业经历两年产能出清,2024 年玻纤有效产能同比下降 3%,2025 年新增产能控制在 5% 以内,主要集中于中国巨石等龙头企业的技改项目,中小企业因环保、成本压力退出市场,供需缺口逐步扩大。
水泥错峰生产加码:全国大部分地区一季度错峰生产计划天数同比增加 5% 至 10%,东北、西北等北方地区错峰力度更大,有效减少无效供给。行业自律强化下,恶性竞争显著减少,区域价格协同性提升。
产能结构迭代升级:龙头企业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中国巨石桐乡本部完成 12 万吨生产线冷修改造,产能提升至 20 万吨,单位能耗下降 10%;海螺水泥关闭 3 条落后熟料生产线,置换为智能化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 25%。
核心原材料价格下行:玻纤主要原材料纯碱价格自二季度以来持续回落,截至 11 月中旬同比下降 22%,带动玻纤单位成本下降 15%;水泥燃料动力煤价格同比下降 18%,海螺水泥一季度燃料成本同比减少 4.2 亿元,成本占比从 32% 降至 28%。
规模效应持续释放:龙头企业通过产能集中化降低单位成本,中国巨石规模化生产使得粗纱单位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低 20%;海螺水泥通过全国性物流网络,运输成本较区域中小企业低 12 元 / 吨。
成本管控成效显著: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效率,中国巨石两大智能工厂入选工信部卓越级名单,生产效率提升 30%,管理费用同比下降 8.2%;海螺水泥推行 “精益生产” 模式,单位制造费用同比下降 5.3%。
筛选标准:①核心产品价格同比涨幅≥15%;②产能利用率≥85%;③成本占比同比下降≥3 个百分点;④净利润增速≥50%。
典型标的案例:
中国巨石(600176):玻纤行业绝对龙头,全球产能占比 30%,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75.51%,无碱粗纱价格较年初上涨 12%,电子布价格涨幅 18%;当前股价 18.62 元,PE 19.2 倍,低于近三年均值 28%,吴老师测算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将达 65%,短期目标价 25 元。
海螺水泥(600585):水泥行业龙头,华东区域市占率 28%,一季度净利润 18.08 亿元,同比增长 20%,长三角地区水泥价格同比上涨 12%;股价 38.5 元,PE 14.8 倍,股息率 3.2%,较行业均值低 20%,估值修复潜力显著。
配置价值:此类标的业绩弹性最大,四季度量价共振效应将集中释放,吴老师预测未来 6 个月涨幅可达 45%-55%,适合核心仓位重点配置。
筛选标准:①区域产品价格同比涨幅≥10%;②资产负债率≤60%;③股息率≥3%;④净利润同比减亏或扭亏。
典型标的案例:
华润建材科技(01313.HK):华南区域水泥龙头,一季度实现扭亏,盈利 1 亿 - 1.2 亿元,珠三角地区水泥价格同比上涨 15%,非水泥业务收入占比升至 25%;当前股价 5.2 港元,PE 16.3 倍,较港股建材板块均值低 18%,四季度盈利有望持续改善。
天山股份(000877):西北区域龙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 14.94 亿元,同比减亏 35%,新疆地区水泥价格同比上涨 10%,基建需求占比提升至 65%;股价 8.65 元,总市值 320 亿元,估值处于历史 30% 分位,具备稳健修复属性。
配置价值:在市场震荡期,此类标的能提供稳定的业绩增长与估值保护,吴老师建议作为底仓长期持有,预计 2026 年涨幅达 30%-35%,最大回撤不超过 12%。
筛选标准:①与龙头企业合作收入占比≥30%;②2025 年三季度净利润增速≥25%;③PE-TTM 低于行业均值 20%。
典型标的案例:
中材科技(002080):玻纤复材龙头,与金风科技、明阳智能深度合作,风电叶片收入占比达 45%,上半年玻纤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 60%;当前股价 14.2 元,PE 15.7 倍,较行业均值低 22%,四季度风电装机旺季有望放量。
旗滨集团(601636):玻璃与光伏组件协同发展,光伏玻璃需求受益于新能源装机增长,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32%,与海螺水泥共享物流渠道降低成本;股价 10.3 元,总市值 280 亿元,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成长确定性强。
配置价值:建材复苏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需求增长,此类标的当前估值偏低,吴老师预测未来 3 个月涨幅达 25%-35%,适合灵活资金参与。
核心仓位(75%):30 亿元配置中国巨石(量价共振龙头)、20 亿元配置海螺水泥(行业龙头),左侧布局等待业绩兑现;设置 60% 止盈线,若 PE 回升至 25 倍,减持 35% 仓位。
卫星仓位(20%):10 亿元配置中材科技(成长弹性标的)、6 亿元配置华润建材科技(区域龙头),分散单一标的风险。
现金储备(5%):若板块换手率升至 1.2%(资金进场信号),立即补仓核心标的至 85%。
核心标的(30 万元):18 万元中国巨石(弹性核心)+12 万元海螺水泥(稳健配置),绑定行业成长与安全垫;
卫星标的(15 万元):8 万元中材科技 + 7 万元建材 ETF(159745),捕捉板块轮动红利;设置 40% 止盈线、15% 止损线;
现金储备(5 万元):若板块 PE 跌至 15 倍(历史极值),补仓核心标的至 70% 仓位。
120 万元(40%):配置中国巨石、海螺水泥,通过股东关系获取优先供货权,采购成本下降 8 个百分点;
90 万元(30%):配置华润建材科技,绑定华南区域销售渠道,贸易额增长 35%;
60 万元(20%):配置建材 ETF(159745),分散个股风险;
30 万元(10%):配置货币基金,保持资金流动性,应对旺季备货需求。
价格监测:每周跟踪玻纤价格(无碱粗纱≥4800 元 / 吨为安全线)、水泥价格指数变化;
成本监测:每月更新纯碱价格(同比跌幅≥15% 为积极信号)、动力煤价格波动;
需求监测:每季度跟踪基建投资增速(目标≥6%)、风电装机量变化;
交易监测:每日跟踪板块换手率(≥1% 为资金进场信号)、成交额变化(较均值增长 60% 以上关注)。
阶段 | 触发条件 | 操作策略 |
布局窗口期 | 板块 PE≤17 倍,北向资金连续增持 | 加仓核心标的至 75%,卫星标的保持 20% |
业绩验证期 | 玻纤价格涨幅超 20%,水泥利润扭亏 | 维持核心仓位 65%,减持 10% 卫星标的 |
估值修复期 | 板块 PE≥25 倍,换手率≥1.5% | 减持 55% 核心标的,转向消费成长赛道 |
止盈策略:核心标的涨幅达 50% 减持 50%,达 70% 减持 70%;卫星标的涨幅达 35% 减持 55%,达 55% 减持 75%;
止损策略:单只标的回撤>18% 立即止损;组合净值回撤>12%,仓位降至 55%;
再平衡:每月调整仓位,确保核心标的占比不低于 55%,单一标的占比不超过 40%。
短期(2025 年底前):四季度业绩预告验证改善逻辑,板块在 17-19 倍 PE 区间震荡上行,重点布局量价共振型标的;
中期(2026 年一季度):年报数据显示净利润同比翻倍,玻纤价格突破历史中枢,板块 PE 回升至 25-28 倍,稳健修复型标的补涨;
长期(2026-2028 年):行业供需格局持续优化,龙头企业净利润复合增速维持 25% 以上,板块估值回归 30 倍 PE,中国巨石、海螺水泥市值有望突破 2000 亿元。
吴老师股票合作:电力设备行业周报 ——10 月动力电池装车量稳步增长 产业链机遇......
2025-11-19
吴老师股票合作:金融产品每周见 —— 医药行业基金:从投资能力分析到基金经理画像
2025-11-19
吴老师股票合作:钢铁行业动态点评 —— 西芒杜铁矿正式投产 全球铁矿石市场迎来中......
2025-11-19
吴老师股票合作:2025 年三季度城投债市场分析与展望 —— 以化债促发展 融资......
2025-11-19
吴老师股票合作:AI 电源重塑军工效率 板载电源开启千亿跃升空间
202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