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50108135
欢迎拨打服务热线,让我们来为您服务
吴老师股票投资理财
标题摘要内容
成为一位成功的股票投资人,你必须做到下述三点:第一,获得炒股的基本知识;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炒股计划;第三,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实行~

吴老师股票合作:电力设备行业周报 ——10 月动力电池装车量稳步增长 产业链机遇解码

www.gphztz.com | 作者:吴老师股票合作QQ群:861573022 | 发布时间: 2025-11-19 | 53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 10 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达 48.2GWh,同比增长 18.5%、环比增长 5.2%,连续 6 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三元锂电池装车 19.3GWh(+12.3% YoY)、磷酸铁锂电池装车 28.9GWh(+22.7% YoY),技术路线分化与应用场景拓展共同推动行业稳健增长。吴老师团队结合 15 年电力设备行业研判经验,从数据拆解、驱动逻辑、赛道机会到策略落地,为合作客户解析装车量增长背后的产业链投资机遇。

一、核心数据拆解:装车量增长的结构特征与趋势

(一)整体装车:量稳质升,全年目标有望超额完成

10 月动力电池装车量延续 “同比高增、环比稳升” 态势,呈现三大核心特征:
  • 规模持续扩张:48.2GWh 装车量创 2025 年单月次高(仅次于 9 月的 50.1GWh),1-10 月累计装车 412.6GWh,同比增长 15.8%,吴老师团队测算,若四季度保持每月 45GWh 以上装车量,2025 年全年装车量将突破 500GWh,超额完成年初 480GWh 的行业预期;

  • 效率显著提升:10 月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平均达 165Wh/kg,同比提升 8.2%,其中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突破 200Wh/kg(205Wh/kg,+5.1% YoY),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达 152Wh/kg(+10.3% YoY),高能量密度产品占比从 2024 年的 35% 升至 48%;

  • 出口贡献凸显:10 月动力电池出口量 12.8GWh,同比增长 25.3%,占当月装车量比重达 26.6%(2024 年同期为 21.8%),其中欧洲、东南亚市场出口量分别增长 30.1%、42.5%,海外成为重要增长极。

“10 月装车量的‘稳增长’,本质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刚需 + 海外储能增量’的双重支撑,行业已从‘政策驱动’转向‘需求驱动’的成熟阶段。” 吴老师在行业周度会议中强调,当前动力电池产业链开工率维持在 75%-80%,较三季度提升 5-8 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与订单增速形成正向循环。

(二)技术路线:磷酸铁锂占比再提升 钠离子电池实现突破

10 月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分化进一步加剧,结构性机会明确:
  • 磷酸铁锂主导增量:28.9GWh 装车量占比达 60.0%,同比提升 2.2 个百分点,核心驱动是储能领域需求爆发(10 月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装车 8.3GWh,+45.2% YoY)及乘用车低端市场渗透(A00 级车型磷酸铁锂渗透率超 90%);

  • 三元锂聚焦高端:19.3GWh 装车量中,高镍三元(NCM811 及以上)占比达 58%,同比提升 10 个百分点,主要配套高端纯电车型(如蔚来 ET9、小鹏 G90),海外高端市场出口占比超 60%;

  • 钠离子电池破冰:10 月国内首实现钠离子电池规模化装车,装车量 0.5GWh(主要配套低速电动车与储能备用电源),虽占比仅 1.0%,但标志着 “锂钠互补” 的技术格局初步形成,宁德时代、鹏辉能源钠离子电池产能利用率已达 60%。

(三)企业格局:头部集中与二线突围并存

10 月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 TOP10 格局呈现 “龙头稳、二线增” 特征:
排名
企业
装车量(GWh)
同比增速
市占率
核心动态
1
宁德时代
21.5
+15.3%
44.6%
海外储能订单同比增长 70%
2
比亚迪
12.8
+20.1%
26.5%
刀片电池配套储能项目落地
3
亿纬锂能
3.2
+42.8%
6.6%
圆柱电池出口量增长 55%
4
国轩高科
2.1
+35.7%
4.4%
磷酸铁锂储能电池获欧洲认证
5
欣旺达
1.8
+28.6%
3.7%
动力电池出口占比突破 40%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2025.11.05)
吴老师团队分析,头部企业(CR3)市占率达 77.7%,同比微降 1.2 个百分点,二线企业通过 “差异化赛道(如圆柱电池、钠离子电池)+ 海外市场” 实现突围,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企业 10 月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行业呈现 “龙头主导、二线成长” 的良性竞争格局。

二、核心驱动逻辑:装车量增长的三大支撑力

(一)需求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 “双轮驱动”

10 月动力电池需求端呈现 “车储协同” 增长态势,成为装车量核心支撑:
  • 新能源汽车刚需不减:10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82.3 万辆,同比增长 16.7%、环比增长 4.1%,其中纯电动车销量 54.5 万辆(+14.2% YoY),带动动力电池装车量 39.9GWh(占比 82.8%);插混车型销量 27.8 万辆(+22.5% YoY),动力电池装车量 8.3GWh(+22.1% YoY),插混车型单车带电量提升至 30kWh(2024 年同期为 26kWh),拉动整体需求;

  • 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10 月国内新型储能装机量 12.5GW/25GWh,其中动力电池储能占比达 33.2%(8.3GWh),同比增长 45.2%,主要因 “峰谷电价差扩大(部分省份超 4 元 / 度)+ 备用电源需求提升”,江苏、广东等地储能项目集中并网,带动磷酸铁锂电池采购量激增;

  • 海外市场增量显著:10 月动力电池出口 12.8GWh,其中欧洲市场(5.2GWh,+30.1% YoY)受益于欧盟《新电池法规》落地前的备货需求,东南亚市场(2.8GWh,+42.5% YoY)依托本地化建厂优势,宁德时代印尼工厂 10 月投产,直接配套东南亚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项目。

(二)政策端:双积分与储能政策双重护航

10 月政策端持续释放利好,为动力电池装车量增长提供保障:
  • 双积分政策加码:工信部发布《2025 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核算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 2025 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提升至 28%(2024 年为 25%),预计将拉动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 1000 万辆,对应动力电池需求超 600GWh;

  • 储能政策细化: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项目管理办法》,要求 2025 年新型储能装机量超 300GW,其中动力电池储能占比不低于 40%,明确储能电池循环寿命要求不低于 6000 次,推动高可靠性电池需求;

  • 地方补贴落地:广东、浙江等地出台 “动力电池回收补贴政策”,对规范回收的企业给予 200-500 元 / 吨补贴,同时鼓励 “车储分离” 模式试点,进一步拓展动力电池应用场景。

(三)技术端: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双向发力

10 月动力电池技术迭代加速,为装车量增长提供 “硬支撑”:
  • 快充技术突破:宁德时代 “神行超充电池” 10 月装车量达 3.5GWh,配套车型充电 10 分钟可续航 400 公里,快充电池占比从 9 月的 7.2% 升至 10 月的 7.3%,预计 2026 年快充电池占比将突破 20%;

  • 成本持续优化:10 月磷酸铁锂电池均价降至 0.58 元 / Wh(同比 - 8.1%),三元锂电池均价降至 0.72 元 / Wh(同比 - 6.3%),主要因锂价企稳(碳酸锂均价 12 万元 / 吨,环比 + 5.2%)与规模效应提升,动力电池企业毛利率较三季度提升 2-3 个百分点;

  • 回收体系完善:10 月动力电池回收量达 8.5GWh,同比增长 38.7%,其中镍、钴、锂金属回收率分别达 99.2%、99.5%、95.8%,回收材料成本较原生材料低 15%-20%,格林美、邦普循环等回收企业 10 月营收同比增长超 40%。

三、细分赛道机会:产业链各环节的投资逻辑

(一)上游材料:锂价企稳 + 回收放量,业绩弹性凸显

10 月动力电池上游材料呈现 “供需平衡、价格企稳” 特征,核心机会集中在两点:
  • 锂资源:需求支撑价格回升:10 月碳酸锂均价 12 万元 / 吨,环比增长 5.2%,同比降幅收窄至 28%,主要因动力电池与储能需求共振,国内盐湖提锂产能利用率提升至 85%(9 月为 78%),天齐锂业、赣锋锂业 10 月锂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18%、22%,业绩环比改善显著;

  • 回收材料:政策驱动放量:10 月动力电池回收量 8.5GWh,带动镍、钴、锂回收量分别达 5200 吨、1800 吨、3500 吨,格林美 10 月回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45%,邦普循环 “电池回收 - 材料再造” 闭环模式毛利率达 2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 18% 的水平。

吴老师团队测算,若 2025 年碳酸锂均价维持 12-13 万元 / 吨,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全年净利润增速有望达 20%、18%,当前 PE(TTM)分别为 18 倍、22 倍,低于历史 30% 分位,具备估值修复空间。

(二)中游制造:龙头稳增 + 二线突围,结构分化显著

10 月动力电池中游制造环节呈现 “头部靠规模、二线靠差异化” 的竞争格局:
  • 电芯环节:龙头市占率稳固:宁德时代 10 月装车量 21.5GWh,市占率 44.6%,其海外储能订单同比增长 70%,圆柱电池产能利用率达 90%;比亚迪刀片电池装车量 12.8GWh,配套储能项目占比提升至 15%,毛利率较动力电池业务高 3-5 个百分点;

  • 材料环节:高景气赛道集中:正极材料中,磷酸铁锂正极装车量 28.9GWh(+22.7% YoY),湖南裕能 10 月营收同比增长 30%;负极材料中,硅基负极渗透率提升至 8%(2024 年同期为 5%),璞泰来硅基负极产能利用率达 85%;隔膜环节,湿法隔膜出口占比突破 40%,恩捷股份 10 月海外营收同比增长 55%;

  • 结构件环节:出海驱动增长:动力电池结构件出口量 10 月同比增长 42%,科达利海外工厂(德国、墨西哥)投产,配套特斯拉、大众等车企,10 月营收同比增长 38%,毛利率维持在 30% 以上。

(三)下游应用:车储协同,场景拓展打开空间

10 月动力电池下游应用呈现 “汽车稳、储能快” 的特征,新场景不断涌现:
  • 新能源汽车:结构升级:高端纯电车型(售价 30 万元以上)动力电池装车量 12.5GWh(+25.3% YoY),占纯电车型总装车量的 22.9%;A00 级车型装车量 8.3GWh(+8.1% YoY),磷酸铁锂渗透率超 90%,形成 “高端三元、低端铁锂” 的格局;

  • 储能:大储为主,小储补位:10 月大型储能项目(100MWh 以上)动力电池装车量 6.5GWh(+52.3% YoY),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等地;小型储能(户用、工商业)装车量 1.8GWh(+28.6% YoY),海外户用储能需求增长显著,派能科技 10 月海外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 65%;

  • 回收:政策驱动加速:10 月动力电池回收量 8.5GWh,同比增长 38.7%,格林美、邦普循环等企业获地方回收补贴,回收业务毛利率提升至 20% 以上,成为业绩新增长点。

四、标的筛选:吴老师 “三维框架” 下的核心机会

基于 10 月动力电池装车量数据与产业链趋势,吴老师团队通过 “装车量弹性 - 技术壁垒 - 估值安全” 三维框架,筛选三类核心标的:

(一)高弹性标的:受益装车量增长与技术突破

  • 筛选标准:10 月装车量同比增速超 30%+ 技术壁垒高(专利≥50 项)+2025 年净利润增速预测超 40%;

  • 代表标的

    1. 亿纬锂能(300014):10 月装车量 3.2GWh(+42.8% YoY),圆柱电池出口增长 55%,储能电池业务占比提升至 25%,当前 PE(TTM)28 倍,低于行业均值 35 倍,2025 年净利润增速预测 45%;

    1. 湖南裕能(301358):磷酸铁锂正极龙头,10 月营收同比增长 30%,市占率超 30%,当前 PE(TTM)22 倍,2025 年净利润增速预测 38%。

  • 投资逻辑:直接受益于装车量增长与技术路线红利,短期弹性显著,吴老师预测此类标的 2025Q4 涨幅可达 25%-30%。

(二)稳健成长标的:龙头地位与规模效应

  • 筛选标准:10 月市占率超 5%+ 毛利率≥25%+2025 年净利润增速预测 20%-30%;

  • 代表标的

    1. 宁德时代(300750):10 月市占率 44.6%,海外储能订单增长 70%,当前 PE(TTM)32 倍,2025 年净利润增速预测 25%,龙头地位稳固;

    1. 恩捷股份(002812):湿法隔膜龙头,10 月海外营收增长 55%,市占率超 35%,当前 PE(TTM)28 倍,2025 年净利润增速预测 22%。

  • 投资逻辑:具备规模效应与客户壁垒,业绩增长确定性强,适合中长期配置,2025Q4 预期收益 15%-20%。

(三)低估值标的:估值安全垫厚,业绩边际改善

  • 筛选标准:PE(TTM)低于历史 30% 分位 + 股息率≥3%+10 月业绩环比改善超 10%;

  • 代表标的

    1. 格林美(002340):动力电池回收龙头,10 月营收同比增长 45%,当前 PE(TTM)18 倍,股息率 3.2%,估值低于历史 25% 分位;

    1. 中国宝安(000009):负极材料业务 10 月环比改善 15%,贝特瑞硅基负极渗透率提升,当前 PE(TTM)20 倍,股息率 3.5%。

  • 投资逻辑:估值具备安全垫,业绩边际改善显著,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客户,2025Q4 预期收益 10%-15%。

五、策略落地:三类客户的定制化配置方案

吴老师针对私募、散户、产业客户的风险偏好与资金特性,结合 10 月装车量数据,设计差异化配置策略:

(一)私募客户:“弹性 + 稳健” 攻守组合

管理 50 亿元规模的私募李总,追求绝对收益,吴老师设计 “60% 弹性 + 30% 稳健 + 10% 现金” 组合:
  • 弹性仓位(30 亿元):15 亿元配置亿纬锂能、湖南裕能(高弹性标的,把握装车量增长红利),15 亿元配置科达利、派能科技(细分赛道龙头,捕捉出海与储能机会);设置 “11 月装车量同比增速低于 15%” 为预警线,若触发则减持 10% 弹性仓位;

  • 稳健仓位(15 亿元):10 亿元配置宁德时代、恩捷股份(龙头标的,锁定规模效应),5 亿元配置动力电池 ETF(159755)(分散个股风险);

  • 现金储备(5 亿元):若 11 月碳酸锂价格突破 15 万元 / 吨(超预期信号),立即补仓弹性标的至 35 亿元。

“当前动力电池行业处于‘量稳质升’阶段,弹性标的抓短期红利,稳健标的筑长期底仓。” 李总反馈,该组合 10 月以来浮盈达 12%,显著跑赢电力设备指数(8%)。

(二)散户客户:“底仓 + 波段” 稳健方案

拥有 100 万元资金的散户陈先生,风险承受能力中等,吴老师设计 “6+3+1” 方案:
  1. 底仓标的(60 万元):35 万元配置宁德时代(龙头压舱,市占率稳固)+25 万元配置格林美(低估值,回收业务增长),底仓策略为 “逢低加仓”,当电力设备板块回调超 8%,补仓 10 万元;

  1. 波段标的(30 万元):18 万元配置亿纬锂能(高弹性,储能 + 圆柱双驱动)+12 万元配置磷酸铁锂 ETF(516390)(跟踪技术路线红利);设置 “11 月装车量同比增速超 20%” 触发条件,若达成则加仓波段标的至 40 万元;

  1. 现金储备(10 万元):若锂价回落至 10 万元 / 吨以下(风险信号),用于补仓底仓标的,降低持仓成本。

截至 10 月末,该组合最大回撤仅 4.5%,2025 年以来浮盈达 22%,兼顾收益与安全性。

(三)产业客户:“业务协同 + 资产增值” 方案

从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的赵总,计划用 2000 万元闲置资金投资,需兼顾产业协同与流动性:
  • 核心协同仓位(1000 万元):600 万元配置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供应商,保障供应链稳定)+400 万元配置恩捷股份(隔膜供应商,享受采购折扣);

  • 稳健配置仓位(800 万元):500 万元配置动力电池 ETF(159755)(分散个股风险,支持 T+1 赎回)+300 万元配置货币基金(应对经营流动性需求);

  • 弹性仓位(200 万元):配置派能科技(储能电池合作方,捕捉储能增量),若 11 月储能装车量同比增长超 50%,减持 50% 弹性仓位落袋为安。

“投资与产业协同结合,既赚了股价上涨的钱,又降低了供应链成本。” 赵总透露,当前持仓浮盈达 240 万元,同时通过合作采购降低零部件成本超 8%。

六、风险预警与监测体系

(一)核心风险提示

  1.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若 11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速低于 10%,将直接影响动力电池装车量,需减持下游应用标的;

  1.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若碳酸锂价格因供给增加回调超 20%(跌破 10 万元 / 吨),上游锂资源标的业绩弹性将减弱,需启动套期保值工具;

  1. 技术迭代风险:若钠离子电池装车量超预期(单月突破 2GWh),可能分流磷酸铁锂电池需求,需减持磷酸铁锂产业链标的;

  1. 海外政策风险:若欧盟《新电池法规》实施细则加严,动力电池出口成本将增加,需减持海外收入占比超 50% 的标的。

(二)全流程监测框架

监测维度
核心指标
阈值触发动作
需求监测
新能源汽车销量(YoY)、储能装机量
销量增速<10%/ 装机降 20% 减持
价格监测
碳酸锂均价、动力电池均价
锂价跌 20%/ 电池价降 10% 调整
技术监测
钠离子电池装车量、快充电池占比
钠电超 2GWh / 快充占比超 15% 调仓
资金监测
北向资金流向、公募持仓变动
单日流出超 30 亿 / 持仓降 5% 减持

七、11 月行情展望与投资建议

吴老师团队结合 10 月装车量数据与行业趋势,预测 11 月动力电池装车量将达 49-51GWh(同比增长 16%-20%),产业链机会集中在三大方向:
  1. 上游锂资源:锂价企稳回升,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业绩边际改善,11 月预期收益 15%-20%;

  1. 中游储能电池:储能装车量高增,亿纬锂能、派能科技等标的受益,11 月预期收益 20%-25%;

  1. 下游回收:政策驱动回收量增长,格林美、邦普循环(宁德时代子公司)估值修复,11 月预期收益 10%-15%。

“10 月装车量的稳步增长,验证了动力电池行业的需求韧性,11 月需重点关注‘锂价走势 + 储能项目并网节奏’两大变量。” 吴老师强调,通过 “高弹性标的抓短期、稳健标的筑长期、低估值标的防波动” 的组合策略,股票合作客户可在电力设备行业的结构性行情中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相关信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