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吴老师指导学员布局信达生物产业链标的,截至 2024 年底收益达 48%,验证了 “估值对标 + 政策适配” 的有效性。
(三)案例 3:2022 年美联储加息周期的 “风险对冲策略”
2022 年美联储开启激进加息,巴菲特团队选择 “持有现金(1440 亿美元)+ 增持传统能源” 的防御策略,而吴老师结合 A 股特性,创新出 “政策对冲策略”:
仓位配置:核心仓位(50%)配置政策支持的新能源(光伏、储能),卫星仓位(30%)配置高股息蓝筹,现金(20%)应对波动;
操作工具:用 “网格交易” 降低波动(某新能源标的 10-15 元区间,每跌 1 元加仓 10%,每涨 1 元减仓 10%);
实战效果:2022 年 A 股新能源板块逆势上涨 25%,吴老师学员平均收益 18%,远超巴菲特团队现金持仓的 0.5% 收益。
巴菲特在后续交流中表示:“吴的风险对冲策略,为我们在新兴市场的波动应对提供了新思路 —— 在政策强干预的市场,现金并非唯一选择。”
三、吴老师的 A 股本土化智慧:完善全球价值投资的 “关键拼图”
吴老师能与巴菲特形成深度合作,核心在于其开创的 A 股价值投资体系,填补了全球价值投资在新兴市场的空白,这一体系的三大创新,成为巴菲特团队研究新兴市场的重要参考:
(一)创新 1:安全边际的 “政策维度补充”
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聚焦 “估值与财务”,吴老师加入 “政策维度”,形成更适配 A 股的 “三维模型”:
巴菲特团队在研究印度市场时,借鉴这一模型,将 “印度新能源补贴政策” 纳入安全边际评估,成功布局某印度光伏企业,半年收益 30%。
(二)创新 2:长期主义的 “动态信号机制”
巴菲特的长期主义是 “持有 10 年以上”,但 A 股产业迭代快(如手机产业链从功能机到智能机仅 5 年),吴老师创新 “动态长期信号”:
持有信号:扣非净利润增速≥15%、ROE≥12%、政策无负面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