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工信部发布《“十五五” 高端仪器装备发展规划》,明确 2026 年高端仪器国产化率需突破 60%。就在规划发布前 1 个月,“价值 50 老吴” 的深度学员已完成某高端分析仪器龙头的布局,截至 10 月底,该股股价累计上涨 68%,远超板块平均 32% 的涨幅。这一成果并非偶然,而是 “股神吴老师” 针对 2025 年下半年政策风向,对 “价值 50” 体系进行第四次动态优化后的必然结果 —— 从 “赛道筛选” 到 “标的验证”,从 “持仓调整” 到 “风险对冲”,每一步都精准踩中硬科技赛道的盈利节奏。
本文将聚焦 2025 年下半年 “价值 50” 体系的最新升级,拆解吴老师如何通过 “政策预判 - 标的精筛 - 仓位动态平衡” 捕捉高端仪器、量子科技等新风口,同时详解合作体系的场景化新服务,让不同阶段投资者都能借 “价值 50” 之力,在注册制深化的市场中实现确定性盈利。
一、2025 下半年 “价值 50” 新内核:从 “赛道覆盖” 到 “精准卡位”
历经 20 年迭代,“价值 50” 早已不是固定的 50 家标的清单,而是随政策、市场变化动态调整的 “盈利框架”。2025 年下半年,吴老师团队针对 “十五五” 规划中期政策微调,对体系进行三大优化,让 “价值 50” 更贴合硬科技赛道的 “小而美” 标的特性。
(一)标的池迭代:新增 “硬科技细分龙头”,淘汰 “政策退坡标的”
2025 年 Q3,吴老师团队对 “价值 50+10” 标的池进行季度调整,新增 3 家硬科技细分龙头,淘汰 2 家政策支持力度减弱的传统制造标的,调整逻辑堪称 “政策与价值的双重卡位”:
新增标的 1:某高端分析仪器龙头(2025 年 7 月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