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特色
每季度进行组合再平衡,2025 年减持部分资源股,转向新能源与高端制造,完美实现跨周期切换。
七、冯柳:弱者体系的 “逆向投资鬼才”
核心标签:散户视角的机构赢家
从民间高手成长为高毅资本明星基金经理,冯柳以 “弱者体系” 构建投资框架 —— 承认自身信息劣势,通过市场情绪与筹码结构判断机会,近 12 年年化回报率达 3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经典案例与持仓
2022 年海康威视大跌时逆势加仓,持仓市值超 107 亿元,2023 年该股反弹 45% 后从容减持。医药领域重仓国瓷材料、龙佰集团,看中其细分赛道垄断优势。2025 年新进松井股份、华瓷股份,展现对新材料赛道的敏锐嗅觉。
策略特色
“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 的极致践行者,其持仓变动常引发市场对冷门标的重新关注。
八、张坤:公募一哥的 “龙头聚焦者”
核心标签:长期持有型公募标杆
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经理张坤以 “聚焦优质龙头,穿越市场波动” 著称,管理规模曾突破 1300 亿元,是公募基金史上首位 “千亿顶流”。尽管近年经历业绩波动,但长期年化回报率仍达 21%。
经典案例与持仓
长期重仓贵州茅台、五粮液,2016-2021 年期间,这两只标的为组合贡献超 70% 收益。互联网领域坚定持有腾讯、美团,看好平台经济的长期价值。2025 年增持港交所,押注跨境资本流动常态化机遇。
投资反思
在 2024 年季报中坦言,“对成长股的估值容忍度需要更谨慎”,体现其不断进化的投资思维。
九、邱国鹭:价值与轮动的 “平衡大师”
核心标签:行业轮动型价值投资者
高毅资本创始人邱国鹭融合 “价值投资与行业轮动”,提出 “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 的 “三好” 选股标准,管理规模超 900 亿元,近 18 年年化回报率 26%。
经典案例与持仓
科技领域布局小米集团、中芯国际,看重半导体国产替代机遇;消费电子赛道重仓立讯精密,陪伴企业从代工巨头成长为研发驱动型公司。周期领域与邓晓峰共同持有紫金矿业,形成 “研究共振”。
行业洞察
2025 年指出 “新能源与 AI 的交叉领域将诞生下一批龙头”,其观点被机构广泛引用。
十、赵丹阳:私募教父的 “基本面坚守者”
核心标签:中国私募行业的拓荒者
有 “私募教父” 之称的赵丹阳,2004 年发行国内首只阳光私募产品,开创了中国私募规范化运作的先河。他以 “深度基本面研究 + 长期持有” 为策略,近 20 年年化回报率 23%。
经典案例与持仓
长期持有贵州茅台,2008 年金融危机期间逆势加仓,成为其投资生涯的标志性操作。医药领域重仓恒瑞医药,看好创新药研发的长期价值。港股市场持有腾讯、药明生物,实现 “A+H” 跨市场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