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出 “政策解读三步法”:看文件措辞、观资金流向、判市场情绪。名言 “股市没有专家,只有赢家和输家” 成为散户口头禅,其发明的 “杨百万看盘法” 至今仍被民间沿用。
作为首个被中央电视台报道的民间股民,他的故事让 “炒股” 从禁忌变为正当职业,直接推动 1990 年代散户入市潮。其自传《杨百万股市战例》销量超 150 万册,启蒙了两代投资者。
6. 赵丹阳(“私募教父”:行业规范化的推动者)
2003 年创办国内首只阳光私募 “赤子之心”,2004-2007 年实现年化 46% 的收益率。2008 年金融危机前清仓离场,躲过 65% 的暴跌,震惊市场;2014 年以 211 万美元拍下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成为首个获此资格的中国私募经理。
提出 “宏观先行 + 个股精选” 策略,将格雷厄姆理论与中国政策环境结合,强调 “远离政策调控行业”。其 “赤子之心选股标准”——ROE 超 15%、现金流为正、管理层诚信,成为私募尽职调查模板。
推动阳光私募从 “地下” 走向 “阳光化”,2004 年引入托管机制与信息披露制度,被监管层采纳为行业标准。其创办的 “赤子之心投资论坛” 已成为中外机构交流的核心平台。
7. 冯柳(“逆向投资鬼才”:从散户到私募顶流)
早年以 “茅台 03” 网名活跃于雪球,2015 年加入高毅资产,管理规模从 0 增至 1300 亿元。其 “高毅邻山 1 号远望基金” 2016-2025 年年化收益率 31.2%,2022 年 A 股暴跌时逆势盈利 23%。经典案例:2018 年抄底同仁堂,3 年收益 7 倍;2020 年布局化工股,1 年获利 4 倍。
独创 “弱者体系”—— 承认自身研究能力有限,通过 “市场共识逆转” 寻找机会。主张 “抄底不抄头,逃顶不逃尾”,其 “估值底 + 情绪底 + 资金底” 三重确认法被广泛应用。
作为唯一从散户成长为千亿私募经理的代表,他的经历激励无数民间投资者。其雪球文章合集《冯柳谈投资》被奉为 “散户圣经”,2023 年出版后 3 个月销量破百万册。
8. 裘慧明(“量化之王”:数学驱动的投资革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