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 2:因短期波动轻易卖出优质标的
部分投资者持有 “消费、高端制造” 等优质标的,但因市场单日回调 2%-3% 就恐慌卖出,错过后续上涨行情。例如 2024 年 7 月 10 日,招商银行因 “短期市场情绪影响” 下跌 2.5%,部分投资者卖出,但随后 5 个交易日股价上涨 6%,卖出的投资者错失收益。
误区 3:持仓过于分散,“东方不亮西方亮” 思维
有些投资者为 “分散风险”,同时持有 20-30 只股票,却因精力有限无法跟踪每只股票的业绩和估值,导致 “好股票拿不住,差股票长期套”。吴老师建议,普通投资者持仓数量控制在 5-8 只即可,且需分散在 3-4 个不同行业(避免全仓单一行业)。
(二)掌握 2 大实战策略,实现 “稳健盈利”
策略 1:“业绩 + 估值” 双因子选股,锁定优质标的
吴老师的核心选股策略是 “业绩 + 估值” 双因子筛选,具体步骤如下:
业绩筛选:选择 “连续 3 年净利润增长率≥10%、2024 年中报预告净利润增速≥15%、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比值≥80%” 的企业,确保业绩真实且持续;
估值筛选:选择 “动态 PE≤30 倍、低于行业平均 PE10% 以上、股息率≥2%” 的标的,避免高估值站岗;
行业筛选:优先选择 “消费、高端制造、科技” 三大核心行业,规避 “产能过剩、政策调控” 行业。
通过该策略筛选出的标的,如贵州茅台(业绩增速 18%、PE28 倍)、宁德时代(业绩增速 22%、PE29 倍)、招商银行(业绩增速 12%、PE11 倍),均具备 “业绩稳定 + 估值合理” 的特点,是当前市场的优质配置标的。
策略 2:“分仓建仓 + 动态止盈止损”,控制风险
即使选对标的,若操作不当也会导致亏损。吴老师的操作策略是 “分仓建仓 + 动态止盈止损”:
例如,投资者买入宁德时代(股价 200 元),首次建仓 30%(60 元 / 股),若股价跌至 190 元(下跌 5%),再买 30%(57 元 / 股),跌至 180 元(下跌 10%),买 40%(54 元 / 股),平均建仓成本 57 元 / 股;若股价涨至 260 元(上涨 30%),卖出 50% 仓位,锁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