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逻辑 2:情绪 “极端反转”—— 多数人恐慌的底部,往往是布局良机
散户的情绪总是 “追涨杀跌”:股价上涨时乐观过度,股价下跌时恐慌至极,而市场的底部往往出现在 “多数人恐慌割肉” 的时刻(如 2022 年 10 月 A 股低点,多数散户因 “担心市场继续下跌” 纷纷割肉),顶部则出现在 “多数人乐观加仓” 的时刻(如 2021 年 1 月 A 股高点,多数散户因 “看好牛市延续” 满仓入场)。独来独往的交易者,会 “逆情绪操作”—— 在多数人恐慌时布局,在多数人乐观时离场:
① 恐慌情绪:当 “沪深 300 指数市盈率低于历史 10% 分位”“融资余额连续 3 周下降”“股吧满屏看空言论” 时,视为 “多数人恐慌”,可逐步建仓;
② 乐观情绪:当 “沪深 300 指数市盈率高于历史 90% 分位”“融资余额连续 3 周上升”“散户开户数激增” 时,视为 “多数人乐观”,可逐步止盈;
3. 逻辑 3:策略 “复利效应”—— 独立且稳定的策略,能实现长期滚雪球
炒股发大财的核心不是 “单次暴利”,而是 “长期复利”。跟风交易者的策略混乱(今天用技术分析、明天用价值投资),导致收益波动大,难以形成复利;而独来独往的交易者,会坚持 “单一且经过验证的策略”,通过 “小胜累积” 实现复利滚雪球:
1 年后:120 万元(盈利 20 万);
5 年后:248.83 万元(盈利 148.83 万);
10 年后:619.17 万元(盈利 519.17 万);
若中途因跟风改变策略,年化收益降至 10%,10 年后资金仅 259.37 万元,差距达 359.8 万元;
(三)普通股民成为 “独来独往交易者” 的三步进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