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场景 3:熊市(股价单边下跌)—— 分批次买入成本优势最大
熊市中股价持续下行(如 15 元跌至 5 元),一次性买入会直接被套在高位,隐性成本飙升;分批次买入可通过 “逐步补仓” 降低均价,减少亏损幅度,甚至在反弹时解套。
三、关键误区:别被 “总成本 = 总股数 × 单价” 误导,这三个因素才是核心
多数股民误以为 “只要总股数相同,成本就相同”,实则忽略了影响成本的三大核心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两种买入方式的最终收益:
(一)误区 1:忽略 “股价波动的时间价值”—— 分批次买入有 “纠错机会”
一次性买入是 “孤注一掷”,若买入后股价立即下跌,无任何纠错空间;分批次买入是 “动态调整”,若前 2 次买入后股价下跌,可调整后续 8 次的买入价格(如更低价位买入),通过 “时间换空间” 降低均价。
(二)误区 2:忽略 “交易费用的‘最低 5 元 / 笔’规则”—— 小额分批次买入费用翻倍
若单次买入金额过小(如 1000 元),佣金会按 “最低 5 元 / 笔” 收取(远超 0.02% 的佣金率),分批次买入的显性成本会急剧增加。例如:1000 元买入 1 次,佣金 5 元(实际佣金率 5%),分十次买入 1 万元,总佣金 50 元,比一次性买入 1 万元的 20 元佣金高 1.5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