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稳定的 ROE:选择过去 10 年 ROE 中位数在 15% 以上,且每年 ROE 波动不超过 5 个百分点的企业(如茅台、伊利),避免 “短期高 ROE 但不可持续” 的企业(如部分周期股);
低资本支出比例:选择 “资本支出 / 净利润” 低于 30% 的企业,这类企业无需通过大规模投入就能维持盈利能力(如消费、医药行业龙头),符合巴菲特 “护城河” 标准;
管理层诚信与能力:通过 “分红比例”(过去 10 年平均分红比例在 30% 以上)、“高管持股”(管理层持有一定比例股份,与股东利益绑定)、“无违规记录” 三个维度判断,避免 “管理层侵占股东利益” 的企业。
“很多投资者在 A 股践行‘价值投资’时,误将‘低市盈率’等同于‘价值股’,结果买入‘低 PE 但持续亏损’的垃圾股,这就是对巴菲特理念的‘形似神不似’。” 吴老师举例道,“某 A 股钢铁企业市盈率仅 5 倍,但过去 10 年 ROE 中位数仅 8%,且资本支出高,属于‘低 PE 但无护城河’的企业,不符合巴菲特的选股标准;而茅台过去 10 年 ROE 中位数 25%,资本支出低,分红稳定,才是真正的优质企业。”
(二)“宏观无需预测,只需应对”:A 股市场的 3 种应对策略
针对巴菲特 “不预测宏观,专注应对” 的理念,吴老师结合当前 A 股 “经济复苏、政策支持、估值低位” 的环境,设计了 3 种应对策略,适配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吴老师提醒:“巴菲特的‘应对’并非‘躺平’,而是建立在‘深度研究’基础上的动态调整。例如,当某优质企业的护城河被破坏(如市场份额持续下降、ROE 跌破 10%)时,即使长期持有,也需果断止损,避免‘价值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