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策略落地:三类客户的差异化配置方案
吴老师针对私募、散户、企业三类客户的风险偏好与投资需求,设计了差异化的短融中票配置及股票联动策略:
(一)私募客户:“核心 - 卫星” 组合应对波动
管理 50 亿元规模的私募张总,寻求风险可控下的超额收益,吴老师为其设计 “70% 核心 + 20% 卫星 + 10% 现金” 组合:
“核心仓位防御,卫星仓位博弹性,现金仓位抓时机,这是政策扰动期的最优配置逻辑。” 张总反馈,本周该组合净值逆势上涨 0.3%,显著跑赢纯债指数。
(二)散户客户:“小额分散 + 短久期” 稳健配置
拥有 50 万元资金的散户王阿姨,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吴老师设计 “短久期、高评级、分散化” 的配置方案:
品种选择:仅配置剩余期限 6 个月 - 1 年的 AAA 级短融,规避中长端利率波动风险;
分散策略:选择 5 家不同行业的发债主体(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绿色能源等),单只标的配置不超过 10 万元;
买入渠道:通过银行柜台市场买入,避免交易所市场的流动性冲击,同时设置收益率止盈线 3.0%,突破即赎回。
截至本周,王阿姨持仓债券平均收益率 2.65%,较货币基金收益率高 1.2 个百分点,且未受市场调整影响。
(三)企业客户:“产业协同 + 风险对冲” 定制方案
从事装备制造的刘总,计划用 2000 万元闲置资金投资,需兼顾收益与主业风险对冲,吴老师给出如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