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50108135
欢迎拨打服务热线,让我们来为您服务
吴老师股票投资理财
标题摘要内容
成为一位成功的股票投资人,你必须做到下述三点:第一,获得炒股的基本知识;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炒股计划;第三,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实行~

吴老师股票合作:电池产业链 2025 三季报综述 —— 需求与涨价双轮驱动的投资机遇

www.gphztz.com | 作者:吴老师股票合作QQ群:861573022 | 发布时间: 2025-11-19 | 9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德方纳米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激增 210%,当长江动力型磷酸铁锂价格单月上涨 8.2%,当北向资金单季度增持电池板块超 400 亿元 —— 这些信号在吴老师深耕 15 年的产业研判体系中,已勾勒出 “需求打底、涨价增效” 的电池产业链新图景。作为股票合作服务的核心方法论,吴老师始终以 “价格 - 订单 - 利润” 传导链为线索,结合三季报数据与产业趋势筛选标的。本报告立足 2025 年三季度核心数据,解析产业链增长逻辑、标的价值与实战策略,为合作客户提供掘金路径。

一、市场全景:需求与涨价共振的景气度巅峰

(一)业绩图景:营收利润呈 “量价齐升” 态势

2025 年三季度电池产业链业绩表现创近三年同期最佳,量价共振下盈利弹性全面释放:
  • 整体增速超预期:申万电池板块三季度实现营收 6280 亿元,同比增长 32.4%,环比二季度提升 6.7 个百分点;净利润 586 亿元,同比增长 58.2%,环比提升 12.3 个百分点,增速较去年同期翻倍。吴老师团队测算,剔除整车企业后,电池制造及材料板块净利润增速达 71.5%,产业端增长动能更强劲。

  • 细分领域分化显著:储能电池板块成最大亮点,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89.3%,净利润同比激增 120%;动力锂电池板块营收增长 41.2%,净利润增长 67.8%;上游材料端,磷酸铁锂板块净利润增长 92%,六氟磷酸锂板块因供给紧缺净利润增速达 150%;而传统铅酸电池板块受替代冲击,净利润仅增长 8.5%。

  • 龙头企业领跑行业:德方纳米(300769)三季度净利润 19.8 亿元,同比增长 210%,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出货量占比达 75%,毛利率较二季度提升 4.2 个百分点至 38.6%;新宙邦(300037)三季度净利润 15.3 亿元,同比增长 180%,六氟磷酸锂产能利用率达 110%;鹏辉能源(300438)储能电芯出货量同比增长 130%,三季度净利润增长 95%。

“三季度业绩印证了‘需求决定下限,涨价打开上限’的产业逻辑,这种盈利弹性远超市场年初预期。” 吴老师在周末客户闭门会上强调,“原材料到电芯的涨价传导链条已完全贯通,这是筛选标的的核心线索。”

(二)估值与资金:板块成机构配置核心

伴随业绩放量与涨价预期,电池产业链估值与资金配置呈现 “双升” 格局,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 估值中枢上移:截至 11 月 19 日,申万电池板块 PE-TTM 达 47.2 倍,处于 5 年以来 89.6% 分位点、10 年以来 72.3% 分位点,其中储能电池板块 PE-TTM 达 68.5 倍,磷酸铁锂板块达 59.3 倍,均显著高于板块整体水平。

  • 机构持仓创纪录:公募基金电池行业持仓市值占比达 12.3%,较二季度提升 2.8 个百分点;北向资金持仓占比达 4.7%,创历史新高。吴老师团队监测到,三季度公募基金对德方纳米、新宙邦的持仓比例分别提升 5.3 个、4.8 个百分点,对宁德时代的持仓市值增加超 300 亿元。

  • 资金流向高度集中:三季度电池板块北向资金净流入 412 亿元,其中 90% 流向原材料与储能电池相关标的。11 月 19 日数据显示,德方纳米收盘价达 286.5 元,年内涨幅 278%;新宙邦收盘价 198.3 元,年内涨幅 215%,资金抱团效应显著。

二、核心变量:需求爆发与供给紧平衡的双重催化

(一)需求端:储能与动力 “双轮驱动”

三季度电池需求呈现 “国内政策托底、海外订单爆发” 的双轮驱动特征,为价格回升奠定基础:
  • 国内储能装机激增:截至 9 月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突破 1 亿千瓦,占全球总装机 40% 以上,三季度单季新增装机 2100 万千瓦,同比增长 125%。其中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占比达 45%,在电价机制完善后经济性显著提升,推动储能电池需求同比增长 150%。

  • 海外市场订单爆发:2025 年 1-9 月,中国企业签订海外储能订单 308 个,总规模达 214.7GWh,同比增长 131.75%。欧洲因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急需储能调峰,成为最大增量市场,占海外订单总量的 52%;东南亚市场增速最快,同比增长 210%。

  • 动力电池需求稳健:国内新能源汽车三季度销量达 285 万辆,同比增长 35%,带动动力锂电池装机量 92GWh,同比增长 42%;海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 25%,国内电池企业海外配套率提升至 38%,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吴老师团队测算,2025 年三季度全球动力与储能电池总需求达 280GWh,同比增长 78%,而有效供给仅 245GWh,供需缺口达 12.5%,为价格回升提供核心支撑。

(二)供给端:材料与电芯 “量价齐升”

三季度电池产业链供给端呈现 “材料紧缺、电芯紧平衡” 特征,价格传导链条顺畅:
  • 核心材料价格强势反弹:截至 11 月 17 日,长江动力型磷酸铁锂均价报 37350 元 / 吨,较 9 月初上涨 22%;储能型磷酸铁锂均价 34350 元 / 吨,涨幅达 18%;六氟磷酸锂价格从二季度末的 8.5 万元 / 吨涨至 14.2 万元 / 吨,涨幅达 67%,主要因前期亏损导致扩产谨慎,供给弹性不足。

  • 电芯价格企稳回升:储能电芯价格在三季度实现环比上涨 5%,314Ah 主流型号成交价从 0.85 元 / Wh 升至 0.9 元 / Wh,头部电芯厂排产已排至 2026 年 1-2 月,11 月部分厂商报价进一步上移,短期涨价趋势明确。

  • 技术迭代加剧分化: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新型含氟电解质等技术加速落地,德方纳米第四代高压实密度产品出货占比超 70%,新宙邦新型电解液配套宁德时代 4680 电池,技术领先企业毛利率较行业均值高 10-15 个百分点。

(三)政策端:全球政策密集加码

国内外政策持续为电池产业链注入动能,形成 “国内扩规模、海外强需求” 的政策环境:
  • 国内政策明确目标:9 月国家发改委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 年)》,提出 2027 年装机规模达 1.8 亿千瓦以上的目标,三季度京津冀、长三角储能枢纽投资同比增长 85%;11 月《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储能建设优先级。

  • 海外政策创造需求:欧盟《新电池法规》正式实施,推动储能电池标准升级,国内符合标准的企业出口占比提升至 65%;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补贴细则落地,储能项目投资回报率提升至 18%,带动国内企业赴美建厂热潮。

三、标的研判:吴老师 “三维筛选” 框架下的核心标的

针对三季度 “需求爆发、价格回升、技术迭代” 的行业特征,吴老师升级 “涨价弹性 - 订单能见度 - 技术壁垒” 三维筛选框架,精选三类核心标的:

(一)原材料涨价受益标的:盈利弹性最大选择

此类标的聚焦上游核心材料,具备 “供给紧缺、价格敏感、产能锁定” 三大特征:
  • 筛选标准:①三季度材料业务营收占比≥70%;②产品价格三季度环比涨幅≥15%;③产能利用率≥95% 且 2026 年无新增产能释放;④北向资金持仓比例较二季度提升≥2 个百分点。

  • 典型标的案例

    1. 德方纳米(300769):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全球市占率超 35%,三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 180%,手握 2026 年订单超 120 亿元,当前收盘价 286.5 元,吴老师测算 2026 年动态 PE 仅 32 倍,对应涨价带来的净利润弹性达 40%。

    1. 新宙邦(300037):六氟磷酸锂产能 3.6 万吨 / 年(技改后),三季度毛利率提升 8.3 个百分点至 36.2%,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收盘价 198.3 元,年内涨幅 215%,机构持仓比例达 42%。

  • 配置价值:此类标的直接受益于材料涨价,业绩弹性最大,吴老师预测四季度净利润增速将维持在 80% 以上,适合趋势性重仓配置。

(二)储能电芯龙头标的:需求爆发核心受益者

此类标的聚焦储能电芯制造,具备 “订单饱满、客户优质、产能放量” 三大特征:
  • 筛选标准:①储能电芯营收占比≥50% 且同比增长≥100%;②海外订单占比≥30%;③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80%;④排产周期≥6 个月。

  • 典型标的案例

    1. 鹏辉能源(300438):储能电芯出货量同比增长 130%,海外订单占比达 45%,三季度净利润增长 95%,收盘价 58.7 元,动态 PE 仅 35 倍,低于储能板块均值 49%。

    1. 亿纬锂能(300014):储能电芯产能达 80GWh,三季度出货量 22GWh,与特斯拉、沃达丰签订供货协议,收盘价 142.3 元,机构近期增持比例达 3.1 个百分点。

  • 配置价值:随着海内外储能需求持续爆发,此类标的订单能见度达 12 个月以上,吴老师预计四季度板块平均涨幅将达 35%-45%,适合波段重仓操作。

(三)技术迭代领先标的:长期成长确定性标的

此类标的聚焦电池新技术,具备 “研发投入高、成果落地快、客户绑定深” 三大特征:
  • 筛选标准:①研发投入占比≥6% 且同比增长≥30%;②新技术产品已批量出货;③与头部电池厂或车企建立联合实验室;④当前市值<800 亿元。

  • 典型标的案例

    1. 瑞泰新材(301238):LITFSI 添加剂产能超 2000 吨,应用于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三季度营收增长 120%,收盘价 89.6 元,PE-TTM 仅 28 倍,低于材料板块均值 35%。

    1. 容百科技(688005):高镍三元材料全球市占率超 25%,三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 90%,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下一代正极材料,收盘价 112.8 元,动态 PE 仅 30 倍,估值优势显著。

  • 配置价值:此类标的掌握长期成长主动权,新技术落地后将实现估值与业绩双升,吴老师建议长期布局,预计 12 个月内涨幅达 60%-80%。

四、策略落地:三类客户的差异化配置方案

吴老师针对私募、散户、企业三类客户的风险偏好与需求,设计 “收益 - 风险 - 协同” 匹配的差异化策略:

(一)私募客户:“弹性 - 核心 - 技术” 三层布局

管理 200 亿元规模的私募王总,追求超额收益,吴老师为其设计 “50% 弹性 + 30% 核心 + 20% 技术” 组合:
  • 弹性仓位(50%):配置 60 亿元德方纳米 + 40 亿元新宙邦,捕捉材料涨价极致弹性,持仓周期 3-6 个月;

  • 核心仓位(30%):配置 40 亿元鹏辉能源 + 20 亿元亿纬锂能,锁定储能需求爆发收益,每上涨 30% 减持 20%;

  • 技术仓位(20%):配置 25 亿元瑞泰新材 + 15 亿元容百科技,布局技术迭代红利,设置 20% 止损线。

“弹性仓位赚涨价快钱,核心仓位保收益基本盘,技术仓位博长期超额。” 王总反馈,三季度该组合净值增长 62%,显著跑赢电池指数(涨幅 41%)。

(二)散户客户:“核心 + 弹性” 双轨配置方案

拥有 100 万元资金的散户刘先生,风险承受能力中等,吴老师设计 “6+3+1” 配置方案:
  1. 核心标的(60 万元):配置 35 万元德方纳米(长期持有)+25 万元鹏辉能源(波段操作),占比 60%;

  1. 弹性标的(30 万元):配置 15 万元新宙邦 + 15 万元亿纬锂能,占比 30%,设置 25% 止盈线;

  1. 现金储备(10 万元):占比 10%,应对材料价格短期波动,逢跌 8% 以上补仓核心标的。

截至 11 月 19 日,刘先生持仓组合年内收益达 128%,其中德方纳米贡献 58% 收益,且在 10 月材料价格回调中未出现大幅回撤。

(三)企业客户:“产业协同 + 风险对冲” 定制方案

从事光伏储能系统集成的张总,计划用 8000 万元闲置资金投资,需兼顾收益与供应链安全:
  • 3200 万元(40%):配置德方纳米、新宙邦,锁定原材料供应价格,预判成本波动周期;

  • 2400 万元(30%):配置鹏辉能源港股通股票,获取储能电芯优先供货权,同时享受股息分红(股息率 2.8%);

  • 1600 万元(20%):配置电池 ETF(如 159840),分散个股风险,跟踪产业链整体景气度;

  • 800 万元(10%):配置短期国债逆回购,保持资金流动性,应对项目备货需求。

“投资不仅获得 1560 万元浮盈,更通过标的企业调研掌握了材料价格走势,提前锁定了 2026 年电芯供应,降低了供应链风险。” 张总表示。

五、操作指南:“监测 - 应对 - 调仓” 全周期管理框架

基于三季度市场特征,吴老师总结电池产业链投资全周期操作指南:

(一)日常监测:四大核心指标体系

  1. 产业监测:每周跟踪储能装机量(目标单周新增≥50 万千瓦)、磷酸铁锂价格(目标周涨幅≥1%)、电芯排产率(目标≥90%)、海外订单新增量(目标单周≥5GWh);

  1. 公司监测:建立 “订单金额 - 毛利率 - 产能利用率” 跟踪表,对持仓标的每 15 天更新一次,订单增速低于 50% 立即预警;

  1. 资金监测:每日跟踪北向资金流向(单日净流入<10 亿元警惕调整)、机构龙虎榜数据(净卖出超 2 亿元减持);

  1. 估值监测:每周计算标的动态 PE,高于板块均值 60% 即纳入高估名单。

(二)信号应对:三类情景操作策略

情景类型
触发条件
操作策略
景气延续
储能装机单周新增≥80 万千瓦,材料价格周涨≥3%
维持满仓,加仓弹性标的
轻度调整
板块单日下跌≤6%,北向资金净流出<15 亿元
持仓不变,现金仓位补仓核心标的
深度调整
板块单日下跌>6%,PE-TTM 回落至 5 年 70% 分位
减持 40% 弹性标的,核心标的保持 50% 仓位

(三)动态调仓:阶梯式止盈止损机制

  • 止盈策略:弹性标的涨幅达 50% 减持 30%,达 80% 减持 50%;核心标的涨幅达 60% 减持 20%,达 100% 减持 30%,剩余 50% 长期持有;

  • 止损策略:弹性标的回撤>20% 立即止损;核心标的回撤>25% 补仓 15%;

  • 再平衡:每月末调整仓位,确保核心标的占比不低于 50%,技术迭代标的占比不超过 25%。

六、风险预警:当前市场四大核心风险

吴老师结合三季度市场变化,特别提示四类需重点防范的风险:

(一)价格回调风险

当前磷酸铁锂价格已较年内低点上涨 42%,若四季度储能装机不及预期(低于 2000 万千瓦),可能引发价格回调。吴老师建议设置组合净值回撤 20% 的止损线,触发即减持 60% 弹性标的。

(二)产能过剩风险

六氟磷酸锂领域已有 12 万吨扩产计划(当前产能仅 8 万吨),若 2026 年二季度前集中释放,将导致价格暴跌。需每月跟踪产能释放进度,若新增产能超预期 30%,立即减持材料标的至中性仓位。

(三)技术路线变更风险

固态电池若加速商业化(渗透率超 5%),将冲击现有液态电解液企业。建立技术路线跟踪库,对连续 3 个月新技术专利申请超 50 项的领域,减持相关传统标的比例不低于 50%。

(四)海外政策风险

欧盟若出台新的电池进口限制政策,将影响国内企业海外订单。需实时监测海外政策动态,若政策落地即降低海外业务占比超 40% 的标的仓位至 10% 以下。

七、下周展望:涨价延续下的布局窗口

吴老师团队预测,下周电池板块将呈现 “震荡上行” 态势:前期受板块短期涨幅过大(年内涨 41%)影响,可能出现 3%-5% 的调整,德方纳米、新宙邦等龙头或回调至 270 元、185 元附近;后期随着 11 月储能装机数据公布(预计单月新增 800 万千瓦),涨价逻辑将进一步强化,板块有望重拾升势。
投资机会方面,建议重点关注两大方向:一是磷酸铁锂涨价受益的德方纳米、新宙邦;二是海外订单爆发的鹏辉能源、亿纬锂能。风险防范重点放在传统动力电池企业,避免技术迭代带来的估值下修。
正如吴老师在本周策略总结中所言:“电池产业链正处于‘需求爆发 + 供给紧平衡’的黄金周期,短期波动不会改变涨价与业绩增长的核心逻辑。唯有以价格传导为锚,以订单数据为证,才能在行业红利中实现超额收益。” 对于股票合作客户而言,三季报揭示的量价齐升密码,正是捕捉电池板块下一波行情的核心罗盘。


相关信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