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监测:每月计算赛道 PE-TTM 分位,科技板块低于 40% 分位加仓,高于 70% 分位减持。
(二)行情阶段应对策略
阶段 | 时间窗口 | 核心特征 | 操作策略 |
布局期 | 2025.12-2026.2 | 政策预热、估值修复 | 核心标的仓位提至 60%,卫星标的逐步建仓 |
启动期 | 2026.3-2026.6 | AI 商业化落地、盈利改善 | 加仓卫星标的至 40%,兑现部分周期标的收益 |
高潮期 | 2026.7-2026.10 | 全面行情启动、资金入场 | 核心 + 卫星仓位保持 90%,设置 20% 止盈线 |
收官期 | 2026.11-2026.12 | 业绩兑现、估值分化 | 减持卫星标的至 20%,核心标的长期持有 |
(三)动态风控机制
六、风险预警:2026 年四大核心风险防范
吴老师结合市场特征,特别提示四类需重点防范的风险:
(一)AI 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
若 AI 应用落地进度滞后于预期,将导致算力、算法板块业绩承压。吴老师建议设置科技板块仓位上限(不超 40%),若商业化节点延迟超 3 个月,减持 50% 科技标的。
(二)海外需求收缩风险
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可能抑制制造业出海需求。需每月监测海外订单指数,若连续 2 个月低于荣枯线,将出海标的仓位降至 15% 以下。
(三)政策落地节奏风险
若专项债发行进度滞后或 “人工智能 +” 政策力度减弱,将影响投资需求。需跟踪政策执行力度,若资金到位率低于 60%,增持高股息防御标的。
(四)流动性边际收紧风险
若美联储加息超预期或国内通胀回升,可能引发流动性收紧。需监测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若突破 3.0%,将权益仓位降至 60% 以下。
七、年度展望:2026 年行情路径与收益预测
吴老师团队结合机构研判与历史数据,预测 2026 年 A 股将呈现 “先抑后扬、结构分化” 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