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标的(21 万元):15 万元配置华泰柏瑞短债 C(稳健底仓)+6 万元配置 1 年期国开行金融债(高流动性),锁定基础收益;
卫星标的(6 万元):4 万元配置东财瑞利债券 C+2 万元配置富国可转债指数增强 C,博取弹性收益;设置组合最大回撤 3% 为止损线;
现金储备(3 万元):若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 1.8% 以上,补仓核心标的至 80%。
截至 11 月中旬,该组合今年以来收益 4.2%,最大回撤 0.8%,远超银行理财平均收益(2.6%),兼顾收益与安全性。
(三)产业客户:“流动性 + 收益性” 平衡方案
从事制造业的郑总,计划用 500 万元闲置资金投资,需兼顾资金流动性与稳定收益:
“既拿到了 4.5% 的年化收益,又能随时赎回资金支付货款,比存银行划算多了。” 郑总对方案高度认可。
五、操作指南:“监测 - 应对 - 风控” 全流程体系
基于债市 “震荡分化、结构为王” 的特征,吴老师建立全流程操作框架,帮助客户把握布局窗口:
(一)核心监测指标体系
利率监测:每周跟踪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1.8% 为安全线)、30 年期国债收益率变化;
资金面监测:每日更新 DR007(1.6% 以下为宽松信号)、Shibor 利率波动;
政策监测:每月跟踪央行货币政策工具(MLF、LPR)、财政发行节奏;
信用监测:每季度更新信用债违约率、主体评级调整情况。
(二)行情阶段应对策略
阶段 | 触发条件 | 操作策略 |
布局窗口期 |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1.75%,DR007 下降 | 加仓弹性进攻型标的至 40%,稳健型保持 50% |
收益兑现期 |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1.55%,机构增持放缓 | 减持 30% 弹性标的,转向稳健防御型 |
震荡调整期 | 收益率反弹超 20 个基点,供给压力加大 | 稳健型标的占比升至 80%,现金储备 15% |
(三)动态风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