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原因三:机构调仓换股,板块轮动加剧
“机构年底调仓是此轮调整的‘直接推手’,很多板块下跌是‘主动减仓’而非‘被动抛售’”,吴老师通过公募基金持仓数据拆解:
二、吴老师实战策略:A 股调整期的 3 大应对方案,从 “被动扛跌” 到 “主动布局”
“调整期的核心是‘控制风险前提下,为反弹蓄力’,不是‘赌涨跌’”,吴老师结合 2019 年、2022 年震荡市经验,给出一套普通投资者可直接落地的实战方案:
1. 策略一:仓位管理 ——“分仓控风险,留钱等机会”
“调整期最大的错误是‘满仓扛跌’,一旦遇到急跌,既没资金补仓,又容易恐慌割肉”,吴老师根据不同资金量,给出具体仓位建议:
仓位控制在 40%-50%,其中 30% 配置 “抗跌标的”(如长江电力、工商银行,股息率 5% 以上),20% 配置 “错杀成长股”(如三季度净利润增速超 20%、估值低于行业均值的科技股),剩余 50% 留作现金,等待调整企稳后补仓;
案例:某新手 10 万资金,3 万买长江电力(抗跌),2 万买某半导体股(错杀成长),5 万现金,调整期间账户最大回撤仅 3%,远低于沪指跌幅;
仓位控制在 50%-60%,采用 “核心 + 卫星” 配置:40% 核心仓位(如沪深 300ETF、消费 ETF,抗跌性强),20% 卫星仓位(如行业 ETF 轮动,优先选调整幅度超 10%、业绩增速超 15% 的板块),剩余 40% 现金分 3 批补仓(沪指每跌 50 点补 1 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