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20 日,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发布《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需求标准 (征求意见稿)》,明确将纯电动、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汽车全面纳入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采购目录,同时要求 2026 年起新增公务车采购中新能源车型占比不低于 80%。政策落地当日,新能源车板块逆势走强,CS 新能车指数(399976)上涨 1.2%,比亚迪(002594)、宁德时代(300750)等龙头股成交量较前一日放大 41%。这一政策信号与产业链复苏趋势形成共振,标志着新能源车行业进入 “政策强驱动 + 市场高增长” 的双轮发展阶段,为投资者带来确定性投资窗口。
对于普通散户而言,新能源车投资常面临 “政策解读不深、产业链环节繁杂、标的筛选困难” 的三重困境:有的误判政策实际影响追高被套,有的错配产业链环节错失收益,有的不懂仓位配置承受过高风险。深耕汽车产业投资 18 年的 “股票合作老吴”(吴老师),凭借对政策导向与产业周期的精准把握,既能从政府采购政策中拆解核心投资主线,又能通过定制化合作模式,帮助散户穿透行业迷雾,精准把握政策红利下的结构性机会。
一、政策红利与行业复苏:新能源车的黄金投资周期
新能源车纳入政府采购并非孤立政策,而是国家 “双碳” 战略与汽车产业升级的重要落地举措,三大核心逻辑支撑起明确的投资机遇。
(一)政策驱动:政府采购打开千亿增量市场
政府采购作为新能源车的 “刚需市场”,其全面放开将直接带来确定性订单增量,成为行业增长的 “稳定器”:
该政策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短期订单释放,更在于通过 “政府示范效应” 激活私人消费市场,形成 “公务采购 + 私人消费” 的双增长格局。
(二)行业复苏:产销与产业链的双重企稳信号
政府采购政策出台恰逢新能源车行业复苏关键期,产销数据与产业链价格均显现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