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交流会暨企业家太湖论坛在无锡圆满落幕,作为商务部 “投资中国” 系列活动的重磅环节,这场汇聚 700 余名中外嘉宾的盛会,以 “汇聚新质生产力 开放合作赢未来” 为主题,正式启动江苏省新能源产业链枢纽平台、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联盟,并促成一批外资研发中心签约。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彰显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开放韧性,更释放出千亿级投资信号 —— 据测算,三大重点赛道在平台赋能下,2026 年市场规模增速将突破 35%,其中新能源储能、高端芯片等细分领域增速有望超 50%。
深耕产业投资 22 年的 “股票合作老吴”(吴老师)精准指出:“太湖论坛不是简单的交流会议,而是‘政策端定调 + 产业端落地 + 资本端发力’的三重共振起点。” 其升级的 “政策适配度 - 国际协同力 - 资金聚焦度” 三维筛选体系已锁定 6 家核心标的,配套的全流程合作服务更能破解普通投资者 “赛道选不准、标的辨不清、节奏踏不对” 的痛点,助力把握产业链协同带来的投资红利。
一、太湖论坛破局:产业链供应链的价值重构引擎
本次太湖论坛通过政策发布、平台搭建、项目签约三大举措,从根本上强化了重点产业链的协同效应,推动产业价值从 “单点竞争” 向 “生态共赢” 升级,核心影响体现在三大维度:
(一)平台落地:打通产业链协同堵点
论坛推出的两大核心平台,构建了 “资源聚合 - 技术共享 - 订单匹配” 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江苏省商务厅数据显示,平台落地后,三大赛道的产业链协同效率提升 40%,龙头企业订单响应速度从 7 天缩短至 3 天。
(二)赛道聚焦:三大领域的增长确定性
论坛明确的新能源、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三大重点赛道,具备 “政策强支撑、需求高刚性、壁垒难突破” 的核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