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领域产业规模从 2026 年的 45 万亿元增至 80 万亿元,带动上下游就业超 5000 万人;建立 “关键领域产业链安全评估机制”,核心环节自主可控率超 90%,摆脱对外依赖;培育 50 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进入全球行业前十。
吴老师补充:“政策的量化目标意味着‘系统部署’不是‘口号式’推动,而是有明确路径和考核机制的产业变革,相关企业若能达标将获得‘政策红利 + 市场份额’双重收益,这为投资提供了‘高确定性’—— 核心技术突破、产业链整合、生态构建相关标的将持续受益。”
(二)重点领域:三大关键领域拆解 8 大核心赛道
方案围绕 “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 三大领域,明确 8 大核心赛道为重点扶持对象,对应不同环节的投资机会:
1. 先进制造领域:突破 “卡脖子” 技术,打造高端产业链
聚焦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高端数控机床(五轴联动技术)、航空发动机(叶片材料突破),政策要求 2028 年相关产品进口替代率超 70%,研发投入补贴比例提高至 35%;
市场空间:2026-2030 年高端装备制造市场规模预计从 1.2 万亿元增至 3.5 万亿元,年复合增速超 25%,核心零部件企业利润增速可达 30% 以上。
重点支持自动驾驶(L4 级技术商业化)、车载芯片(车规级 MCU 国产化)、动力电池(固态电池产业化),对智能汽车研发企业给予最高 1 亿元补贴,购车者享受 10% 购置税减免;
数据支撑:2026 年智能汽车销量预计达 800 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 40%,2030 年占比将超 60%,车载芯片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1500 亿元。
2. 数字经济领域:构建 “数据 + 技术 + 场景” 生态体系
建立 “数据确权、交易、监管” 全流程机制,培育 10 家国家级数据交易平台,对数据交易企业免征 3 年企业所得税,数据服务商可获最高 5000 万元补贴;
潜力测算:2026 年全国数据交易额预计达 2 万亿元,2030 年突破 5 万亿元,数据清洗、脱敏等增值服务市场规模超 8000 亿元。
加快 5G-A、算力枢纽、工业互联网建设,2028 年实现 “县县通 5G-A”“市市有算力枢纽”,对数字基建项目给予 20% 财政补贴,运营商建设成本可抵扣增值税;
投资需求:2026-2030 年数字基建投资预计超 8 万亿元,其中 5G-A 投资 2.5 万亿元,算力枢纽投资 3 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