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化)、云计算(边缘计算突破)、网络安全(零信任技术应用),对 AI 企业研发投入超 1 亿元的部分给予 50% 补贴,网络安全企业可获最高 3000 万元研发资金;
增长预期:2026 年数字产业化规模预计达 15 万亿元,2030 年突破 25 万亿元,AI 核心产业规模超 4 万亿元。
3. 绿色低碳领域:推动 “能源革命 + 产业减碳” 双轮驱动
聚焦光伏(TOPCon 技术规模化)、风电(海上风电大型化)、储能(长时储能技术突破),对新能源项目给予 “补贴 + 土地优惠”,光伏企业绿电使用率超 80% 可减免 15% 增值税;
市场规模:2026 年新能源产业链规模预计达 12 万亿元,2030 年突破 20 万亿元,储能市场规模超 3 万亿元。
支持工业节能(余热回收技术)、建筑节能(绿色建材应用)、交通节能(新能源船舶),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给予 30% 补贴,企业碳减排量可参与碳交易;
需求空间:2026 年节能降碳市场规模预计达 5 万亿元,2030 年突破 8 万亿元,工业节能占比超 40%。
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废钢利用、再生资源加工,建立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对循环经济企业免征 5 年环保税,回收企业可获每吨 100-500 元补贴;
潜力测算:2026 年循环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 3 万亿元,2030 年突破 5 万亿元,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超 2000 亿元。
(三)支持措施:“政策组合拳” 保障部署落地
为确保系统部署有效推进,方案推出 “财政、税收、金融、人才” 四位一体的支持措施,降低企业转型成本、激发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