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核心零部件(价值占比 60%):是全产业链的 “技术制高点”,国产化突破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
伺服电机:人形机器人的 “肌肉”,需具备高扭矩、高精度特性,国内汇川技术(300161.SZ)、禾川科技(688320.SH)已实现 200Nm 高扭矩伺服电机量产,国产化率达 75%,替代日本安川、松下;
精密减速器:机器人的 “关节”,分为谐波减速器与 RV 减速器,绿的谐波(688017.SH)谐波减速器全球市占率超 25%,中大力德(002896.SZ)RV 减速器国产化率突破 60%,打破日本哈默纳科垄断;
控制器:机器人的 “大脑”,需具备实时运算与多轴协同控制能力,中控技术(688777.SH)、新松机器人(300024.SZ)控制器已适配国产伺服电机,响应速度达 0.1ms,性能对标德国倍福;
中游整机制造(价值占比 25%):受益于零部件国产化降本,国内整机企业已推出商业化产品,埃斯顿(002747.SZ)“ESTUN H1” 人形机器人售价仅 28 万元(比特斯拉 Optimus 低 40%),2026 年订单超 5000 台;优必选(688161.SH)“Walker X” 在养老陪护场景落地,服务机器人市占率超 30%;
下游应用场景(价值占比 15%):制造业与服务业是短期核心场景,其中工厂装配场景需求最迫切,2026 年制造业人形机器人装机量预计达 6 万台,带动拓斯达(300607.SZ)、机器人(300024.SZ)等系统集成商订单增长 80%。
2027 年 Q1:成本下探至 20 万元以内:随着核心零部件规模化量产,人形机器人整机成本预计下降 30%,售价进入 “20 万元区间”,将激活中小企业采购需求,中游整机企业订单有望翻倍;
2028 年:服务业场景渗透率超 30%:养老陪护、物流配送场景商业化方案成熟,国内将建成 100 个 “人形机器人示范社区”,下游应用企业营收增速预计超 100%;
2030 年:全球市占率超 40%: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预计突破 1.2 万亿元,核心零部件全球市占率超 50%,形成 “中国智造” 的全球竞争优势。
股票合作老吴:AI 医疗概念火了!多只牛股 1 个月翻倍,吴老师教你抓下一波机会
2025-11-22
股市老吴:2026 年中国 “转型牛” 仍将持续,政策红利下的投资破局之道
股票合作老吴:拆解 “主线擒龙 + 短线擒龙” 实战体系,龙头价值与赛道共振下的......
股票合作老吴:信达临床突破解码减肥药赛道,把握创新药企稳机遇与合作方案
股市老吴:8 亿资金涌入!美妆上游成资本新宠,布局逻辑与合作方案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