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显示,公司光模块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280%,毛利率达 48%(较传统产品高 20 个百分点),随着 2026 年 AI 服务器需求放量,预计该业务营收占比将突破 60%,业绩弹性十足。
(三)筛选逻辑:避开涨价题材三大陷阱
吴老师强调,普通投资者参与涨价行情需警惕 “伪涨价”“虚订单”“高估值” 三大陷阱,筛选核心逻辑可概括为三点:
剔除 “伪涨价标的”:排除核心产品涨价幅度低于 10% 或涨价业务营收占比不足 15% 的公司,如某化工企业仅单一产品涨价 5% 却蹭热点上涨,直接纳入规避名单;
锁定 “量价齐升标的”:优先选择 “产品涨价 + 订单增长超 50%” 的双料标的,如新易盛既实现价格上涨 18%,又收获 280% 的订单增长,确保业绩真实兑现;
规避 “高估值泡沫标的”:筛选 PE 低于行业平均 30% 且 PEG<1.2 的标的,如合盛硅业 PE 仅 22 倍,低于有机硅行业 35 倍的平均水平,安全边际充足。
三、普通投资者的三大痛点:吴老师的涨价行情破解方案
面对火热的涨价题材,普通投资者常陷入 “选赛道难、判拐点难、控节奏难” 的困境,吴老师的 “涨价题材实战体系” 可精准破解:
(一)痛点 1:赛道多且杂,不知哪条最具爆发力
问题表现:某投资者同时买入 5 只不同涨价赛道标的,却因精力分散未及时跟踪稀土价格回调,导致其中标的亏损 20%。
吴老师解决方案:“涨价赛道价值排序法”
第一梯队(核心重仓):AI 算力链(800G 光模块)、半导体材料,具备 “技术壁垒高 + 需求爆发急” 特点,如以新易盛、晶瑞电材为核心,配置仓位 40%;
第二梯队(均衡配置):稀土永磁、锂电材料,受益政策与旺季双重驱动,如北方稀土、天赐材料,配置仓位 30%;
第三梯队(轻仓布局):存储芯片、有机硅,处于涨价初期,弹性大但波动高,如澜起科技、合盛硅业,配置仓位 15%,剩余 15% 留作现金储备。
(二)痛点 2:不懂价格拐点,追涨在山顶
问题表现:某投资者看到锂矿价格上涨新闻后追高买入,却未察觉价格已达阶段性顶点,随后回调被套 18%。
吴老师解决方案:“涨价拐点三看信号”
看供给端:若行业新增产能释放或进口限制放宽,如稀土出口管制政策松动,立即提示减仓;
看需求端:若下游需求增速低于 30% 或库存周转率下降,如锂电材料出现库存积压,果断调整仓位;
看资金端:若北向资金连续 3 日净卖出或机构调研频次下降 50%,如某存储芯片标的机构调研从 30 次 / 月降至 10 次 / 月,及时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