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总结的 “管理层十大错误”,成为吴老师规避风险的 “清单”:
“《基业长青》教你‘找好公司’,《管理十戒》教你‘避开坏公司’—— 这一正一反,构成了投资的‘安全边界’。” 吴老师强调。
五、安全边际与估值:这两本书,给投资 “上保险”
“投资最大的风险不是‘下跌’,而是‘买得太贵’—— 安全边际与估值,就是抵御风险的‘保险’。” 吴老师通过《安全边际》与《投资估值理论》,建立起 “不亏钱的估值体系”。
1. 《安全边际 - 有思想投资者的价值投资避险策略》(塞思・卡拉曼):安全边际的 “圣经”
卡拉曼强调 “安全边际是投资的核心”,吴老师将这一理念转化为 “三档安全边际标准”:
2024 年,某消费股因 “行业低迷” 股价跌至 PE=12 倍(近 5 年 10% 分位),符合 “三档安全边际”,吴老师建议客户建仓,半年后该股反弹至 PE=20 倍,收益达 67%。
“安全边际不是‘找最便宜的股’,而是‘找价值远大于价格的股’—— 就像用 5 元买 10 元的东西,即使价格短期波动,也不会亏钱。” 吴老师说。
2. 《投资估值理论》(约翰・威廉姆斯):估值的 “底层逻辑”
威廉姆斯提出 “股票价值 = 未来现金流的现值”,这一 “现金流折现模型(DCF)” 成为吴老师估值的核心工具:
2025 年,吴老师用 DCF 模型测算某科技股 “内在价值 = 80 元”,而当时股价仅 60 元(折价 25%),推荐后该股涨至 78 元,收益达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