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研判】“沪锡主力合约突破 29 万元 / 吨、缅甸佤邦复产滞后超预期、AI 服务器耗锡量年增 60%—— 这不是短期反弹,而是‘供给刚性约束 + 需求结构升级’共振下的趋势性上涨!” 深耕周期品投资 18 年、精准捕捉多轮有色涨价行情的 “股神吴老师” 在锡行业专题直播中明确指出。当前有色金属板块正迎来 “战略金属结构性牛市”,锡作为半导体、光伏等高端制造的关键原料,在供需紧平衡与供给扰动频发的双重催化下,价格攀升态势明确,催生一批高确定性投资标的。本文将拆解涨价核心密码,详解吴老师的锡赛道筛选逻辑与实战合作模式,助投资者把握周期上行期的盈利机会。
一、行业动态深度解码:锡价攀升的底层逻辑与可持续性
(一)涨价全景图:从矿端到冶炼端的全链条联动
据中国有色网最新监测数据,2025 年下半年锡价呈现 “阶梯式攀升” 态势:沪锡主力合约从 7 月初的 24.5 万元 / 吨一路上涨至 11 月初的 29.2 万元 / 吨,累计涨幅达 19.18%,其中 10 月单月涨幅突破 8%,创年内月度最大涨幅。吴老师团队进一步测算,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传导清晰:缅甸锡精矿进口价从 9 月的 17.2 万元 / 金属吨涨至 11 月的 19.5 万元 / 金属吨,涨幅 13.37%;国内精炼锡现货价同步突破 28.8 万元 / 吨,较三季度均价上涨 12.6%。
“这轮锡价上涨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供给扰动加剧 + 需求结构升级 + 库存低位支撑’三重因素共振的结果。” 吴老师在解读时强调,从产业链视角看,锡价已形成 “矿端短缺 — 冶炼受限 — 需求托底” 的涨价闭环,且各环节逻辑相互强化。
(二)驱动因素:三大核心力量引爆供需缺口
供给端:扰动频发下的刚性约束
全球锡矿供应呈现 “总量短缺 + 结构失衡” 特征:2025 年全球锡精矿预计产量 36 万吨,较需求缺口达 2.3 万吨,缺口率 6.4%。核心供给扰动来自两大主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