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50108135
欢迎拨打服务热线,让我们来为您服务
吴老师股票投资理财
标题摘要内容
成为一位成功的股票投资人,你必须做到下述三点:第一,获得炒股的基本知识;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炒股计划;第三,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实行~

股票操盘手吴老师:解读理财产品同质化内卷,实战合作方案助破选择困境

www.gphztz.com | 作者:吴老师股票合作QQ群:861573022 | 发布时间: 2025-11-27 | 45 次浏览 | 分享到:
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理财公司为 “吸引客户”,刻意模糊产品风险差异 —— 将 “R2 级” 产品宣传为 “近乎保本”,实际投资中却隐性增加 “高等级信用债” 配置比例,2025 年已有 3 家理财公司因 “R2 级产品净值波动超 5%” 引发客户投诉,反映出同质化产品背后的 “风险隐性化” 问题。

3. 竞争手段 “低层次化”,降费加息成主要方式

由于产品缺乏差异化,理财公司只能通过 “降管理费、提高业绩比较基准” 等低层次手段竞争。2025 年 1-10 月,全市场理财产品平均管理费从 0.5% 降至 0.35%,托管费从 0.08% 降至 0.05%,部分 “固收类” 产品甚至推出 “零管理费” 活动;同时,60% 以上的新发行理财产品将 “业绩比较基准” 上调 0.2-0.3 个百分点,但实际达标率仅 55%,形成 “承诺高、兑现低” 的恶性循环。
吴老师分析,这种 “低层次竞争” 不仅压缩理财公司利润空间(2025 年行业平均净利润同比下降 18%),更导致产品 “隐性成本上升”—— 部分公司为实现业绩基准,被迫配置 “低评级信用债”“非标资产”,增加产品风险,最终损害投资者利益。

(二)同质化内卷的深层成因

1. 资管新规后 “风险规避” 成为首要目标

2022 年资管新规全面实施后,“打破刚兑” 成为行业准则,理财公司面临 “净值波动引发客户赎回” 的压力。为规避风险,多数公司选择 “保守型投资策略”,优先配置 “低波动、高流动性” 的标准化资产,避免涉足 “权益、另类资产” 等波动较大的领域。例如,某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 2025 年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从 8% 降至 5%,主要原因是 “2024 年权益类产品净值波动超 10%,引发大规模赎回”,反映出行业对 “风险的过度规避”。

2. 主动管理能力不足,创新研发投入有限

当前 60% 以上的理财公司成立时间不足 5 年,缺乏 “专业投研团队 + 成熟投资体系”,尤其是在权益投资、另类资产配置领域,投研能力远逊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据统计,理财公司平均每只产品配备投研人员 0.3 人,仅为公募基金的 1/3;2025 年行业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不足 2%,远低于公募基金的 5%,难以支撑 “差异化产品研发”。例如,多数理财公司的 “固收 +” 产品,本质是 “债券打底 + 少量股票定投”,缺乏 “行业轮动、个股精选” 等主动管理策略,导致产品收益与市场指数高度拟合,难以产生超额收益。
相关信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