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数据看,2024 年我国算力核心基础设施市场规模达 1.2 万亿元,其中服务器市场规模占比超 40%,但高端服务器芯片国产化率不足 15%,超聚变此次股改后计划将研发投入占比从 8% 提升至 12%,重点投入 “基于国产 CPU 的高端服务器研发”,预计 2026 年实现高端服务器国产化率超 30%。吴老师分析,超聚变的技术突破将形成 “国产替代 — 成本下降 — 市场份额提升” 的正向循环,直接拉动上游国产核心部件需求,为相关概念股带来订单放量机遇。
3. 产业链协同:激活算力生态上下游企业
超聚变作为算力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服务器制造与算力输出),其股改将产生强大的 “产业链带动效应”。上游方面,超聚变服务器生产需采购 CPU、内存、硬盘、电源等核心部件,年采购规模超 500 亿元,股改后产能扩张计划(2025 年服务器产能从 150 万台提升至 200 万台)将直接拉动上游企业订单增长;下游方面,超聚变的算力输出服务覆盖互联网、金融、政务等领域,与国内超 200 家数据中心、50 家 AI 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股改后算力输出能力提升将推动下游应用场景拓展。
这种产业链协同效应已初步显现,超聚变股改消息公布后,其核心供应商(如某内存模组企业、某电源企业)股价单日涨幅超 7%,下游合作的数据中心企业股价也出现明显异动。吴老师强调,产业链协同带来的红利具有 “持续性、确定性” 特征,不同于短期概念炒作,相关企业的业绩改善将逐步兑现,为投资者提供长期投资价值。
(二)超聚变概念股的三大核心投资方向
1. 上游核心部件:订单放量驱动业绩高增
上游核心部件企业是超聚变股改的 “直接受益者”,超聚变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将直接拉动这类企业的订单增长,短期业绩弹性显著。
服务器芯片与模组领域:重点关注与超聚变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国产芯片企业,如飞腾信息(国产 CPU 龙头,超聚变某型号服务器独家芯片供应商,2024 年对超聚变销售额占比达 35%,股改后超聚变高端服务器研发将进一步提升其订单需求)、长鑫存储(国产内存龙头,为超聚变提供 DDR4/DDR5 内存产品,2024 年供货量占超聚变采购量的 28%,产能扩张计划下预计 2025 年供货量增长 50%)。吴老师提示,选择这类标的需重点关注 “与超聚变的合作深度(如独家供应、联合研发)、供货占比(超 15% 为佳)、国产替代进度”,这类企业的业绩增长与超聚变发展直接挂钩,确定性更强。
电源与散热部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