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政策从 “规划” 到 “落地”,红利持续释放:顶层设计上,我国 “十四五” 数字经济规划明确提出 “构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加快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2025 年出台《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明确 2026 年实现 “百星在轨、千站落地” 目标;资金支持上,2025 年卫星互联网专项补贴资金增至 50 亿元,重点支持卫星制造、核心元器件、终端设备研发,同时地方政府(如海南、上海)出台配套政策,对卫星互联网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 175%)、土地优惠;应用推广上,国内某部委联合三大运营商开展 “卫星互联网 + 偏远地区宽带” 试点,2025 年计划覆盖 10 万个偏远村庄,直接拉动终端设备需求(预计采购 15 万台地面终端)。
吴老师政策解读:卫星互联网的政策支持具备 “全球性、长期性、全方位” 特征 —— 全球性意味着赛道不是 “单一国家的短期行为”,而是全球产业趋势;长期性意味着政策支持不会 “昙花一现”,而是伴随赛道从成长期到成熟期;全方位意味着政策覆盖 “研发、制造、应用” 全产业链,为企业提供从技术突破到市场推广的全周期支持,这是产业资本敢于高溢价跨界、融资客敢于长期加仓的核心逻辑之一。
跨界方向集中,聚焦核心环节:传统制造企业(如汽车、电子元件)主要跨界卫星制造(卫星平台、载荷)与地面设备(相控阵天线、终端)环节,某汽车企业以 15 亿元收购卫星导航企业(溢价 600%),旨在通过 “车载卫星通信” 实现差异化竞争;互联网企业(如某大厂)聚焦卫星通信服务环节,计划投资 30 亿元建设 “卫星互联网 + 物联网” 服务平台,抢占下游应用入口;通信企业(如某运营商)则布局全产业链,2025 年已发射 12 颗低轨卫星,同时研发消费级卫星终端,打造 “天地一体” 通信生态。
并购目的明确,长期布局特征显著:产业资本跨界并非 “短期投机”,而是基于长期战略布局 —— 某电子元件企业收购卫星载荷企业后,计划 3 年内投入 20 亿元用于技术研发,目标实现卫星载荷国产化率 100%;某汽车企业收购卫星导航企业后,将卫星通信功能纳入新车标配,预计 2026 年搭载卫星通信的车型销量突破 50 万辆,直接拉动卫星终端需求。
怕长线?我们带你做短线!怕震荡?我们带你做波段!
2025-11-28
《专业股票投资合作:开启财富机遇之门》
个人股票代操盘合作方案
股票私募合作
私募基金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