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二步:结合产业链轮动,科学配置仓位,避免盲目追高
卫星互联网当前处于 “成长期初期”,行情呈现 “上游先涨、下游后涨” 的轮动特征,需根据风险偏好与产业链阶段合理配置仓位:
投资者类型 | 风险承受能力 | 卫星互联网仓位占比 | 配置方向 | 持仓周期建议 |
稳健型投资者 | 较低 | 10%-15% | 聚焦地面设备(业绩确定性强)、卫星通信服务(应用落地快),选择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75 倍)的标的 | 12-24 个月 |
平衡型投资者 | 中等 | 15%-25% | 兼顾卫星制造(弹性)与地面设备(稳健),按 6:4 比例配置,搭配少量通信服务标的 | 6-12 个月 |
进取型投资者 | 较高 | 25%-35% | 重点配置卫星制造(高弹性)、发射服务(技术壁垒高),搭配少量地面设备标的 | 3-6 个月 |
(三)第三步:把握板块轮动节奏,动态止盈止损,锁定收益
卫星互联网行情呈现 “上游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通信服务” 的轮动规律,需根据轮动阶段动态调整持仓,同时设置止盈止损:
上游制造(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当低轨卫星发射数量同比增长超 50%、产业资本跨界并购集中在该环节时,处于轮动主线(如 2025 年 Q1);
地面设备:当卫星发射进入常态化(月均发射超 40 颗)、消费级终端开始普及(如手机直连卫星服务推出)时,轮动至该环节(如 2025 年 Q2);
通信服务:当卫星与地面设备完善(在轨卫星超 500 颗、地面站超 300 个)、下游应用规模化落地(用户超 1000 万)时,轮动至该环节(如 2025 年 Q3);
止盈:单标的短期涨幅超 50% 减仓 20%,超 100% 减仓 50%;板块整体市盈率超 100 倍时,整体减仓 30%;
止损:单标的跌破 20 日均线且无基本面支撑(如订单取消、技术故障),止损 30%;板块出现系统性风险(如政策收紧、技术路线变更),止损 50%;
四、吴老师的 “卫星互联网产业趋势实战合作体系”:从 “看懂热度” 到 “精准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