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链层面来看,中国电池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与成本控制能力,为板块内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竞争优势。目前,中国已形成从上游原材料(锂、钴、镍、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质)到中游电池制造,再到下游新能源汽车、储能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产业链各环节的国产化率均超 90%,其中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质等环节的全球市场份额均超 70%。垂直整合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提升了供应链的稳定性,2025 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平均生产成本较 2020 年下降 40%,显著低于海外同行水平。此外,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也加速了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形成 “上游原材料保障 — 中游技术突破 — 下游需求拉动” 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电池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二、吴老师视角:三大板块的投资机遇与风险提示
结合当前市场动态与产业发展趋势,吴老师对福建板块、卫星互联网、电池板块的投资机遇进行了深度拆解,并给出了针对性的风险提示,帮助投资者精准把握机会、规避风险。
(一)福建板块:聚焦政策受益与产业龙头,关注三大细分方向
吴老师认为,福建板块后续的投资机遇主要集中在政策直接受益与产业优势突出的细分领域,具体可关注以下三大方向:
区域基建与重大项目相关企业:福建省 2026 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中,基建领域投资占比超 30%,涉及交通、能源、水利等多个领域,与这些项目直接相关的建筑、建材、工程机械类企业将直接受益。例如,某福建本地建筑企业已中标省内 3 个高速公路项目,总金额超 50 亿元,预计 2026 年营收同比增长 35%;某建材企业与省内多家基建企业签订长期供货协议,2026 年订单金额已超 20 亿元,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先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企业:福建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具备长期竞争力,同时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相关企业带来新机遇。例如,某电子信息企业专注于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2025 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45%,2026 年计划扩产 30%,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某数字经济企业推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接入省内 500 家制造企业,2025 年平台收入同比增长 60%,后续有望受益于数字经济政策支持。
两岸经贸合作相关企业:随着两岸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化,与台湾地区在半导体、新能源、农业等领域有合作的企业将迎来长期机遇。例如,某福建本地半导体企业与台资企业合作建设芯片设计中心,2026 年计划推出 3 款新型芯片产品,预计营收同比增长 50%;某农业企业与台湾地区企业合作研发农产品深加工技术,2025 年深加工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35%,市场份额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