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资本信号:聪明钱的布局轨迹
资金流向已印证行业价值。截至 2025Q3,社保基金 101 组合新进中芯国际 8000 万股,持仓市值达 12 亿元;高瓴资本增持长电科技至 5% 流通股,重点布局其存储器封测业务。龙虎榜数据显示,11 月以来兆易创新的 6 次涨停中,机构专用席位累计净买入 6.8 亿元,占总成交额的 32%,远超游资净买入额(2.1 亿元),显示机构对存储器产业链的认可。
吴老师团队对比 2017 年周期数据发现:“当年存储器行情启动时,机构先锁定晶圆代工关联标的,再向封测、材料延伸。现在中芯国际的产能利用率(92.5%)、长电科技的订单周期(8 个月),与 2017 年台积电、日月光的指标高度相似,这是行情启动的核心信号。”
二、标的解码:吴老师的 “四维研判” 框架
面对 20 余家存储器相关概念股,吴老师为合作客户搭建了 “产能关联度、技术适配性、订单结构、成本传导力” 四维研判体系,从热度中淘出真金。
(一)产能关联度:区分 “直接受益” 与 “间接沾边”
吴老师将产能关联度分为三个层级,结合大厂扩产计划精准定位:
“很多投资者看到‘存储器’概念就追,但某标的的存储器业务只是‘PPT 规划’,实际主营仍是消费电子分销。” 吴老师在散户培训中举例,“就像 2021 年新能源热潮时,卖电缆的公司都涨了,但最后真正受益的只有电池材料龙头。”
(二)技术适配性:验证 “产能转化” 能力
技术适配性的核心是 “与大厂技术路线匹配度”,吴老师设计的关键指标包括:大厂认证进度(需完成量产认证)、技术迭代同步率(与大厂工艺节点差≤1 代)、产品良率(≥90%)。以此筛选后,标的名单大幅收缩:
江丰电子以 “完成台积电 3nm 认证、良率 95%、与 4nm 工艺同步研发” 位居第一,其 HBM 靶材业务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380%;南大光电的 ArF 光刻胶已适配中芯国际 28nm 制程,良率从去年的 82% 提升至 93%,订单金额达 12 亿元;而某光刻胶企业虽宣称适配 3D NAND,但尚未通过中芯国际量产认证,被归入高风险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