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低持仓高弹性标的:机构发掘型机会
(三)高持仓低估值标的:防御型机会
五、策略落地:三类客户的定制化配置方案
吴老师针对私募、散户、产业客户的风险偏好,结合公募持仓信号设计差异化策略:
(一)私募客户:“核心 + 卫星” 的攻防组合
管理 80 亿元规模的私募李总,追求绝对收益,吴老师设计 “60% 核心 + 30% 卫星 + 10% 现金” 组合:
“公募持仓的集中度变化是调仓的核心信号,当前前五大标的持仓占比仅 45%,仍有提升空间。” 李总反馈,该组合三季度以来浮盈达 22%,显著跑赢电新指数(15%)。
(二)散户客户:“底仓 + 波段” 的稳健方案
拥有 100 万元资金的散户王女士,风险承受能力中等,吴老师设计 “5+3+2” 方案:
底仓标的(50 万元):30 万元配置汇川技术、国电南瑞(高持仓低估值标的)+20 万元配置国债逆回购;底仓策略为 “逢低加仓”,当光伏板块回调超 10%,补仓 10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