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构成报告》显示,亚洲地区(含中东)官方外汇储备规模突破 8 万亿美元大关,达 8.02 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量的 62.3%,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3.2 万亿美元)、日本(1.28 万亿美元)、印度(0.65 万亿美元)、沙特(0.58 万亿美元)为前四大储备持有国,合计贡献亚洲储备总量的 70%。这一规模不仅意味着亚洲经济体抵御外部冲击的 “弹药库” 持续充盈,更成为全球金融市场 “稳定器”—— 在美联储政策反复、地缘冲突加剧的背景下,充足的外汇储备为亚洲各国捍卫本币汇率、稳定资本流动、保障外债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吴老师团队结合 15 年宏观汇率研究经验,从 “储备现状 - 增长逻辑 - 捍卫作用 - 投资机遇” 四维度拆解,同步推出专属合作服务,助力投资者把握储备增长背后的汇率、出口链、债市机遇。
一、亚洲外汇储备的 “规模与结构”:全球金融市场的 “压舱石”
亚洲 8 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并非 “单一经济体贡献”,而是呈现 “头部集中、多元分布” 的格局,且储备资产结构随全球经济环境持续优化,兼顾 “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 三大目标。
(一)规模与国别分布:前十大经济体贡献 90%
根据 IMF 及亚洲各国央行最新数据(截至 2025 年 10 月),亚洲外汇储备的国别分布呈现 “三梯队”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