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50108135
欢迎拨打服务热线,让我们来为您服务
吴老师股票投资理财
标题摘要内容
成为一位成功的股票投资人,你必须做到下述三点:第一,获得炒股的基本知识;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炒股计划;第三,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实行~

股票合作老吴:机构调研扎堆具身智能,拆解科技赛道投资机遇与合作路径

www.gphztz.com | 作者:吴老师股票合作QQ群:861573022 | 发布时间: 2025-11-22 | 24 次浏览 | 分享到:
  • 估值具备安全边际:当前具身智能核心标的平均 PE 约 35 倍,低于近 3 年历史均值(42 倍),其中蓝思科技 PE 仅 28 倍,2025 年预计净利润增速 45%,PEG(PE / 增速)为 0.62(<1),估值处于合理偏低区间,具备显著修复空间。

二、吴老师拆解机构逻辑:三维筛选具身智能真机会

吴老师指出,“机构调研热度是产业趋势的信号,但并非所有被调研企业都能兑现收益 —— 散户需通过‘技术壁垒有效性、商业化落地进度、资金共振强度’三维筛选,才能锁定真机会,避开伪概念。”

(一)第一维度:甄别 “真技术” 与 “伪概念”,锁定核心壁垒标的

吴老师通过两大核心指标,判断企业技术实力是否具备商业价值:
  1. 核心部件自研率:重点关注 “核心部件自研率≥60%” 的企业。以蓝思科技为例,其机器人关节模组、灵巧手等核心部件自研率达 75%,具备从材料到组装的全链条能力,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控制成本,属于 “硬核技术型标的”;而某上市公司仅外购部件进行组装,核心部件自研率不足 20%,虽被机构调研但缺乏定价权,属于 “组装代工型伪概念”,需坚决规避。

  1. 技术转化效率:通过 “研发投入转化率(营收 / 研发费用)” 筛选,行业优秀水平为≥5 倍。斯菱股份 2024 年研发投入 1.2 亿元,谐波减速器相关收入已达 3.8 亿元,转化率 3.17 倍,随着产能释放预计 2025 年提升至 5.5 倍;而某企业研发投入超 2 亿元,但未形成规模化收入,转化率不足 1 倍,技术落地能力存疑,应谨慎对待。

(二)第二维度:测算商业化进度,筛选高弹性标的

吴老师通过 “产能释放节奏 × 订单增速 × 毛利率” 复合模型,测算企业业绩兑现能力:
  • 蓝思科技业绩测算:假设 2025 年人形机器人出货 3000 台,均价 15 万元 / 台,对应收入 4.5 亿元;四足机器狗出货 1 万台,均价 2 万元 / 台,对应收入 2 亿元;核心部件收入预计达 8 亿元,机器人业务总营收约 14.5 亿元。参考行业平均毛利率 38%,扣除费用后可贡献净利润约 3.2 亿元,占 2024 年净利润的 12%,业绩弹性显著。

  • 高弹性筛选标准:吴老师将 “2025 年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15%、订单增速≥40%、毛利率≥30%” 作为核心标准,目前符合该标准的仅有蓝思科技、斯菱股份等少数企业,成为重点推荐对象。

(三)第三维度:匹配风险偏好,制定差异化仓位策略

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散户,吴老师制定差异化的具身智能板块配置策略:
相关信息资讯
更多